從藝術史的脈絡來看,中國的傳統藝術雖然有著明顯的抽象部分,但遠沒有走到純抽象的地步,更多是處於似與不似之間,而中國抽象藝術的出現與發展主要受到西方的啟發。藝術家洪耀的成功之處在於他在吸收了西方極簡主義、幾何抽象、構成主義和荷蘭畫派的啟示後,並沒有簡單地模仿西方,而是從木工之祖魯班的彈線方式中發展出自己獨特的藝術觀念與表現方式。從洪耀十多年來創作的眾多油畫作品觀之,我感到他其實是在兩個不同方向上進行創作,其一他是沿著荷蘭藝術家蒙德里安創立的幾何抽象(也被稱為冷抽象)的傳統前進,但又與蒙德里安慣用單純的直線、矩形、方塊和紅黃藍白等純色塊來呈現藝術不同,洪耀利用單純的彈線手段,將畫面推進到一種十分純粹的狀態,他不僅讓畫面上的彈線時而發濺成珠,時而粗細不一,時而線斷意聯,時而剛柔相濟,而且還將個人對於傳統書法、印章、建築的憧憬和感受巧妙地上升為獨特的抽象語言,讓人從中觸發許多審美的聯想。
本書匯輯多位學者發表論述洪耀及其創作的專文,專家陣容廣納當代藝術評論家、藝術史學者、美術館長,諸如教授蕭瓊瑞、廖新田、陶文岳、楚戈、李龍泉、王哲雄、彭雄澤、大澤人、陳孝信、寒凝、彭德、魯虹、孫振華、吳洪亮、賈方舟、冀少峰、徐曉庚、王林、陳默、呂墩墩、靳衛紅、日爾曼.侯思、瑪莉.安娜.雷斯庫赫等人,都在其列。書中亦收錄洪耀自述文章共31篇,並精選洪耀在2013年之後的重要代表作和附錄生平年表,透過各家多元觀點的全面論述呈顯洪耀藝術的高度成就。
本書特色
本書集結有關藝術家洪耀的評論專文及其藝術代表作品,對洪耀其人、其藝趣皆有深入的論述,綜合各家觀點來展現洪耀在藝術方面的成就。
作者
蕭瓊瑞
.台灣國立成功大學歷史語言研究所碩士
.美術史研究者專研台灣美術史
.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所名譽教授
經歷:
.台南市政府文化局長、國立成功大學藝術中心主任、國立成功大學博物館籌備主任
.文化部國寶暨重要古物審議委員兼近代美術組召集人
.台北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高雄市立美術館典藏委員、國立台灣美術館典藏委員
.國家文化基金會董事
.財團法人山藝術文教基金會董事、財團法人李仲生文教基金會董事
.曾兼任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台南大學、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國立台南藝術大學,開授台灣美術史課程。
著作:
《五月與東方—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在戰後台灣之發展》、《觀看與思維—台灣美術史論集》、《台灣美術史綱》、《戰後台灣美術史》、《島嶼色彩—台灣美術史論》、《島民.風俗.畫—18世紀台灣原住民生活圖像》、《圖說台灣美術史》系列叢書、《激盪與迴游—台灣近現代藝術11家》、《台灣現代美術大系—抽象抒情水墨》、《歷史‧榮光‧名作系列—林覺》、《線條.行走.楚戈》、《現代.水墨.劉國松》《吾土.笙歌.劉耕谷》、《迴旋.婉約.黃潤色》、《歲月.心痕.楊識宏》、《大漠.鄉野.高一峰》、《歡愉.抽象.陳正雄》、《台灣近代雕塑史》、《台灣抽象藝術史》。
目錄
《洪耀彈線》序言 ■ 文/何政廣 ⋯⋯ 8
專文
洪耀彈線自述 ■ 文/洪耀 ⋯⋯ 12
來自民間的生命力─洪耀「彈線」的美術史意義 ■ 文/蕭瓊瑞 ⋯⋯ 14
藝術的「彈」性:洪耀的創作啟發 ■ 文/廖新田 ⋯⋯ 20
彈線啟示錄─閱讀洪耀的藝術創作世界 ■ 文/陶文岳 ⋯⋯ 28
東方文藝復興的契機─洪耀現代風的中國畫觀後 ■ 文/楚戈 ⋯⋯ 33
創作新品種─彈線爆衝 ■ 文/李龍泉 ⋯⋯ 37
建構、解構一瞬間─洪耀的「彈線」藝術 ■ 文/王哲雄 ⋯⋯ 40
筆下無彈線─洪耀論線與其藝術 ■ 文/王哲雄 ⋯⋯ 47
震撼至暢快,叛逆至自由─致敬當代藝術先驅 洪耀先生 ■ 文/彭雄渾 ⋯⋯ 53
洪耀彈線:道與器的創造性結合 ■ 文/大澤人 ⋯⋯ 55
「零」的突破─略評洪耀的「彈線」觀念性抽象畫 ■ 文/陳孝信 ⋯⋯ 58
再論「零」的突破─洪耀「觀念.彈線」的原創 ■ 文/陳孝信 ⋯⋯ 61
半個世紀的春華秋實
─「首屆生:李行簡、邵增虎、郝鶴君、洪耀、潘行建等五人作品展」序■ 文/陳孝信 ⋯⋯ 67
工具即方法─三評洪耀「彈線」藝術的觀念意義 ■ 文/陳孝信 ⋯⋯ 68
彈線藝術─論洪耀 ■ 文/寒凝 ⋯⋯ 71
洪耀的藝術因緣 ■ 文/彭德 ⋯⋯ 76
抽象藝術的中國方式 ■ 文/魯虹 ⋯⋯ 78
師恩如山─記我與洪耀老師的交往 ■ 文/魯虹 ⋯⋯ 83
象徵與表達─洪耀「彈線」系列作品解讀 ■ 文/孫振華 ⋯⋯ 89
「彈線」,個人化的「探險」─寫給洪耀先生及其作品 ■ 文/吳洪亮 ⋯⋯ 94
彈的意義和線的價值─論洪耀的彈線藝術 ■ 文/賈方舟 ⋯⋯ 98
解構與建構間─洪耀彈線的啟示 ■ 文/冀少峰 ⋯⋯ 100
洪耀彈線藝術是美的創造 ■ 文/徐曉庚 103
君子善假於物─洪耀先生作品說略 ■ 文/王林 ⋯⋯ 107
彈線不止 從容破像─「破像」:2016 洪耀彈線 ■ 文/陳默 ⋯⋯ 108
關於第一幅彈線作品的誕生 ■ 文/呂墩墩 ⋯⋯ 110
洪耀繪畫─線條的分享 ■ 文/日爾曼.侯思 ⋯⋯ 113
洪耀繪畫─無休 ■ 文/瑪莉.安娜.雷斯庫赫 ⋯⋯ 114
《畫刊》洪耀訪談 ■ 主編/靳衛紅 ⋯⋯ 115
悼念洪耀 ■ 文/陳孝信等 ⋯⋯ 120
洪耀繪畫─學生的回憶錄 ■ 主編/呂墩墩 ⋯⋯ 128
洪耀代表作品圖版 ⋯⋯ 152
洪耀年表 ⋯⋯ 264
序/導讀
序
《洪耀彈線》匯輯當代藝術評論家、藝術史學者、美術館長、教授包括:蕭瓊瑞、廖新田、陶文岳、楚戈、李龍泉、王哲雄、彭雄澤、大澤人、陳孝信、寒凝、彭德、魯虹、孫振華、吳洪亮、賈方舟、冀少峰、徐曉庚、王林、陳默、呂墩墩、靳衛紅、日爾曼.侯思、瑪莉.安娜.雷斯庫赫等23位專家發表論述洪耀及其創作的專文,以及一篇洪耀自述文章共31篇,書中並選集洪耀2013年之後的重要代表作,並附錄生平年表,透過各家多元觀點全面論述呈顯洪耀藝術的高度成就。
洪耀1939年出生於武漢,1962年自廣州美術學院畢業,1977年任教於湖北美術學院,1996年創辦武漢設計學校並擔任校長。洪耀在1977年創作了第一幅「彈線」作品〈五角星〉。學院出身的洪耀,並未被束縛在傳統的繪畫藝術領域,他的藝術創作跨越中西道統的技法與媒材,以受中國工匠祖師魯班所啟發的「彈線」創作藝術,解構了傳統,重新建構了當代,成為中國現代藝術的先驅。
藝術史論學者魯虹盛讚洪耀老師的彈線創作,他說:「洪耀運用單純的彈線手段,將畫面推進到一種十分純粹的狀態。具體地說,他不僅令畫面上的彈線時而潑濺成珠、時而粗細不一、時而線斷意聯、時而剛柔相濟,而且還將個人對於傳統書法、印章、建築的憧憬與感受巧妙地昇華為獨特的抽象語言,以致讓人從中生發許多審美的聯想。」。
藝術學者賈方舟論述洪耀的藝術價值在於「洪耀由彈線所構成的圖式,其基本特點是一種直線構成,線或斜、或垂、或平、或相交、或平行、或橫豎結構,全然是一種霸氣而張揚的大工業文明的視覺氣象,從而改變了作為農業文明產物的田園式的水墨趣味,為傳統文脈的當代轉換提供了非常個人化的案例。之後洪耀還把他的彈性延伸到油彩,彈線又加以色彩的參與,更增加作品的視覺魅力。再後,洪耀又以裝置乃至行為的方式將彈線引入觀念領域⋯⋯試圖把他的純形式探索引入當代語境。」
策展人藝評家驥少峰如此推介洪耀:「正是對彈線傾注了自我的人生經歷、知識積累,並通過彈線來抒發自心靈深處的對自由的嚮往,對等級秩序的蔑視,對無序中散發著自我理性的思索和藝術之靈感的光芒,可以說正是彈線,使洪耀走出了學院的藩籬,使他沒有固步自封,相反卻點燃了他不斷探索的激情,他為彈線藝術注入了無限的生動性和豐富性。」
美術理論教授王林也指出:「洪耀自製的彈線設備如果現場做成裝置乃至行為藝術,一定會讓人震撼並有強烈的在地在場之感。彈線的形成急速、有力、硬朗,有硬邊的剛勁,又有爆發和飛濺的偶然性。這是規矩和自由的衝突,亦包含著材料軟硬的矛盾。這樣一來,洪耀的創作在發揮材料物性方面還有極大的可能性。他的作品有的對顏料、肌理、質感的精心處理,很有視覺衝擊力。」
這裡引述洪耀自述一段文章作為序言結論:昔日魯班的墨斗手工彈線⋯⋯今天洪耀的藝術符號,蘊涵著無限的力量、速度、生命!是行為、裝置、繪畫的詭異結合。我們檢視抽象畫的藝術史,從未見過有「彈線」的壯舉。洪耀的彈線成了頗具時代象徵意義的「中國符號」。
何政廣
藝術家出版社發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