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滅亡不是因為崇禎,甚至也不是因為女真,
而是氣候變遷導致的物價崩潰!
相似的災難,是否正在21世紀重演?
漢學大師卜正民,繼《維梅爾的帽子》後最具野心的嘗試
結合歷史、經濟與環境領域,大膽挑戰國家興衰的傳統解釋
1644年,明帝國在歷經近三百年的穩定與繁榮後滅亡了。後世許多歷史學家將明朝衰亡歸咎於崇禎能力不足或外患滿人入侵,但實情則更為複雜與意想不到。藉由對明代經濟與社會民生的紮實研究,本書對中國歷史提出了一項全新觀點,探討全球氣候變遷如何導致明朝終結。
十七世紀中期見證了小冰河期最致命階段,氣溫與雨量驟降,全球經濟陷入崩潰。著名漢學家卜正民根據糧食價格的歷史資料,細緻描繪出大明王朝最後的輝煌與動盪。他探討全球貿易網路逐漸增加的中國白銀進口量,如何影響了明代物價與明帝國的政策,也刻劃了平民老百姓在糧食短缺與饑荒中掙扎的日常生活。直到1640年代初,明朝政府才發現自己陷入一場結合酷寒與乾旱的致命災難,所有避禍與改革嘗試都徒勞無功,物價與政權於是連帶崩潰瓦解。
透過地方志、民間紀錄與外國傳教士所留下來的文獻,本書重現了國家從繁榮滑向災難的關鍵時刻,揭示市場機制、帝國控制與氣候因素之間如何互相作用,以及身處其中的市井小民在龐大物價壓力下的歷史經驗。
名人推薦
專文導讀
洪紹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洪廣冀|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副教授
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各方推薦
朱和之|作家
林明仁|臺灣大學經濟學系教授
葛兆光|上海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得獎與推薦記錄
「在這部作品中,卜正民拾綴大量珍罕史料,描摹整個明代以至清初的糧價變化,為『明代實亡於小冰河期災荒』的氣候史觀點提供了強力佐證。值得注意的是,他所引用的並非冰冷的官方例行報告,很多是地方誌與文人筆記中對異常狀態的記錄與慨嘆,刻畫著前人鮮活的思緒與感受痕跡。此外,卜正民一貫跳脫歐洲中心思維而以全球史角度立論,提供我們重要的切入角度,尤其在今年台灣熱切回顧與思索『一六二四』歷史意義的當下,別具啟發性。」──朱和之,作家
「十七世紀的小冰期所帶來的全球危機,卜正民不是第一個提到的,卻是第一個將晚明的環境、物價、民眾日常及政權寫得最詳盡及最精彩的。這本書重新改寫了我們對明朝終結的認識。」──蔣竹山,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
「為什麼像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充沛農業勞動力的地方,且政府糧食存量充足、市場運作良好,最終卻還是出現明朝滅亡的大規模災難呢?在極端氣候的脈絡底下,災荒時期糧價變化的規模和速度,為我們提供了一項意想不到的解答。」──洪紹洋,陽明交通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外觀上是經濟史,實際內容卻廣泛涉及不同層面。如果閱讀此書而不執著於計較數字,把眼光放到這些數字衍生的社會關係、社會問題、政府行政及官民關係等種種面向上,讀起來就像是在窺看明朝人的生活日常,變得很有趣。」──陳國棟,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
「本書宛若一塊小而美的寶石,提醒了我們一項重要的事實:若不考慮長期氣候變遷的影響,就無法全面理解中國乃至世界的歷史。這對一本小書來說,可說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芮納.米德,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教授
「卜正民以新穎手法結合了物價史及氣候史,文筆生動,論證縝密,不僅適合研究明代的歷史學者關注,那些關注社會如何應對生存危機的讀者也可以一讀。本書以明史為中心,搭配上無遠弗屆的學術想像力,構成一部令人信服且能為當代共鳴的全球史。」──柯律格,英國漢學家暨藝術史家
「卜正民深入明代中國老百姓的日常,研究日常如何受物價史影響。本書的結論再清楚及嚴謹不過:小冰河時期寒冷與乾旱的程度,超出當時明朝的承受及應對能力,最終導致政權傾覆。」──J.R.麥克尼爾,美國環境史家
「如今,所有關於明朝滅亡的歷史都必須納入氣候變遷的因素,而所有全球史學者都能從中國的歷史經驗中學到教訓。」──韓嵩(Marta E. Hanson),德國普朗克科學史研究所學人
「最上乘的歷史著作,詳盡、深刻、多種觀點並陳,同時又用引人入勝的方式娓娓道來。卜正民示範了如何在寫作時與史料緊密結合,以全球史的角度來分析地方史。」──薛鳳(Dagmar Schäfer),德國漢學家、科學史家
「明朝衰亡的故事是否有意影射今日世界面臨的危機?卜正民沒有明講,但從他書中使用『氣候變遷』及『人類世』等當代詞彙,可見他知道讀者會這麼想。本書提供了一個數據研究的範例,說明複雜社會如何回應劇烈的氣候變遷,也使我們明白今日的挑戰並非沒有先例。」──《亞洲書評》
作者
卜正民(Timothy Brook)
享譽世界漢學界的史學大家,全球史先驅。師從孔飛力教授,現為加拿大英屬哥倫比亞大學歷史學教授,英國皇家科學院院士。著名代表作包括《維梅爾的帽子》與《忽必烈的獵豹》等書,並主編一套六卷的《哈佛中國史》。
譯者
馮奕達
專職譯者,長照貓貓中,色弱,會打鍵盤跟彈吉他。政大歷史系世界史組碩士,譯有《她的世界史》、《甜蜜的世仇》、《殖民之後?》、《忽必烈的獵豹》等N本書。N為有理數。
目錄
天氣冷,經濟更冷:歷史研究者看《價崩》/陳國棟
問題在價格:經濟史研究者看《價崩》/洪紹洋
眼皮底下的事實:環境史研究者看《價崩》/洪廣冀
序言 淺嘗物價史研究
第一章 陳其德的故事
第二章 太平盛世:萬曆年間的物價體系
第三章 白銀、物價與海上貿易
第四章 災荒糧價
第五章 崇禎年間的物價飆漲
後記 氣候與歷史
附錄A 單位換算
附錄B 明朝皇帝年表(1368-1644)
附錄C 參照表
圖表目次
註釋
參考書目
試閱
生活在這個時代,我們彷彿逃不出莫測變幻的手掌心。變化讓人這麼痛苦氣餒,為了自我安慰,我們便告訴自己:當代生活特徵就是接連不斷的變化,正是這種不穩定,讓世界變得比以往更複雜。過去十年來,氣候變遷、物價通膨,以及政治豪奪的速度與規模,引發了連我們這些長壽之人都沒見過的嚴重動盪。但我們還真的沒有那種底氣,沒有那種把握,敢說眼前的變化比過去更劇烈,畢竟我們的前人可是經歷過連生存條件都被剝奪,平安度日的尊嚴都被否定的時代。本書要講述1640年代早期的中國,就是一段這樣的時代──大規模氣候寒化、疫情與軍事入侵,奪走數以百萬計的人命。
發生在1640年代初期的寒冷化,其實是所謂的「小冰期」(又稱小冰河時期),也就是全球長期低溫的階段。一開始,氣候歷史學家根據歐洲的資料,把小冰期的起點訂在1580年代,此時歐洲的天氣突然變冷起來(中國亦然)。目前,學界普遍同意這段寒冷時期始於十四世紀。到了1630年代晚期,小冰期開始進入更寒冷的階段,也就是所謂的「蒙德極小期」──這個名稱是為了紀念天文學家蒙德夫婦安妮與瓦爾特,他們假設地球降溫與太陽黑子活動的減少有關,並且把這一期間標定在1645年至1715年間。
這次的氣溫下降,促成了國號「大明國」的朱氏王朝崩潰(國祚1368年至1644年)。在此之前,明朝原已在小冰期中存續將近三個世紀,而且展現了高度的穩定與耐久。雖然摧毀大明國的辣手不只是氣候,但如果不去考慮氣候,不去考慮人們如何因應氣候,就無從解釋大明國的滅亡。明朝對氣候做出回應,但在1630年代與1640年代的氣溫大幅下降期間,這些回應舉措仍不足以應付環境變遷。研究明朝的人都很清楚,朝政紛亂與軍事衝突,導致明朝最後一位皇帝在一六四四年自縊,隨後清軍入關。但這不是我在這本書裡要講的故事。我反而會把明朝的滅亡,看成長達兩世紀一連串生計危機的落幕時刻──這一次次危機把明朝老百姓推向混亂,他們只能告訴自己這是天譴。我基本上會把主導明末敘事的政治事件、派系宿怨,以及來自境外的武裝入侵擺到一邊,改用不同的方式談歷史,把焦點轉向因為太過稀鬆平常、結果大家反而視而不見的資料,也就是物價。
大家之所以關注物價,是為了知道該買或賣什麼,知道該何時何地做買賣,有時候則只是為了記錄收支。少數人甚至把物價寫進日記、信件與報告,歷史學家就在裡面大海撈針。
時人因為類似的目的而公布實際花費與價格,也因此留下了卷帙浩繁的明代物價資料,但這些資料很瑣碎、不連貫,也很難整理為統計數字。物價看似鐵錚錚的事實,是可靠的數據,所以一開始才會有吸引力,但數據之瑣碎卻與此背道而馳。
經濟史家漢彌爾敦(Earl Hamilton)在1944年表示,物價是「既有且連續不斷的客觀經濟資料中歷史最悠久的」,而他這麼說的根據,是歐洲現存的大量物價紀錄。漢彌爾敦對於自己在歐洲文獻中找到的價格很有信心,他相信不只可以藉此來追蹤物價的變化,還可以改寫現代早期世界的歷史敘事。就揭開歷史的變遷而言,他的自信不無道理,但每一組物價資料都有其模糊之處。有些物價也許符合漢彌爾敦的標準,不過讀者還是會發現物價鮮少如表面上那麼紮實。
以明代的水桶價格為例:1577年,北京一位官員紀錄自己任職的官署以三分銀一只的價格購買水桶。所以明代的水桶就是這個價格嗎?也許吧,但水桶也不是全部都長一樣。某種水桶在此時此地的價格,不見得跟彼時彼地一樣。接著的問題是價格本身。他的官署是付了三分銀,但這個價格有沒有額外加價?有沒有打折?付錢時是用白銀支付,還是銅錢支付?假如用銅錢,那兌換率為何?
我問這些問題,不是為了動搖物價史的可行度,純粹只是想點出:就算某某說自己在特定時地支付了具體價格,東西也不見得就是這個價。假如我們去看十五年前浙江內陸某縣官的紀錄,會發現他買的水桶要四分銀。所以說過了十五年,水桶就降價了嗎?不太可能。還是說鄉下價格比城市高?也不太可能。會不會是北京官署買的水桶比外省鄉下官署更多,量多可以打折呢?說不定,畢竟相較於縣城衙門,北京官署要為更多機構供應水桶。還是說,北京賣的水桶比浙江賣的水桶小,更廉價,做工也更差?這我們不得而知。我們頂多只能推論,明代在十六世紀時,水桶的價格介於三分與四分銀之間。
明代物價資料傳世者多半不是源於「自由市場」,而是來自地方政府為了制定預算、紀錄帳目而保存的行政檔案。官員理應按照市場價格進行買賣,但他們買水桶的那天到底有沒有守規矩,我們就不得而知。就明代中國來說,我們能取得的大部分物價數據,都是來自於「政府」與「經濟」交會時的記錄。
事實上,過去的人之所以把價格寫下來,通常不是因為把價格視為純粹的資料,而是出於價格之間的關聯。我在本書裡講述的歷史,與其說是聚焦於明代經濟,不如說是試圖理解明代社會。物價資料之所以如此珍貴,就是因為這種關聯性。
我偶爾會沉浸在精采的故事裡,但我這麼做是為了突顯這個事實:明代文人寫物價,不只是為了標舉物品花費,更是要呈現這花費就他們所知到底合不合理,以及物價如何形塑維繫人們的社會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