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什麼呢:薄茵萍1991-2022
 
作者: 薄茵萍 
書城編號: 28131971

原價: HK$233.00
現售: HK$221.35 節省: HK$11.6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21 天

 
 
出版社: 藝術家
出版日期: 2024/05
頁數: 98
ISBN: 9789862823309

商品簡介


薄茵萍自稱有一雙工匠的手,在不同媒材與表現形式之間,承續著現代主義精神,「人」是她始終關切的永恆主題。她早期以超現實主義手法創作油畫,企圖展現一種哲學思辯的衝擊力量;移居紐約後,她在1980年代初期以《默》系列表達生存掙扎之精神壓抑與對人性的反省批判;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作品反映現代人的焦慮與不安,旁觀的第三隻眼是人與時代的良知。其作品重要的母題——玫瑰與脊椎——象徵愛與擔當,是身為母親與女性的藝術家在人生幽微刻苦處依然對人性懷抱著信心與頌讚,亦是她的人生希望與功課。

 

以刀代筆的「大音希聲」系列版畫則是探索人的問題,構圖以電影變焦、特寫的運鏡方式,同時呈現畫面中動與靜、寫實與抽象的意象。1990年代的創作結合木刻、繪畫和雕塑形式,於木板上以刀痕刻出圖像再層層敷上油彩;2002年的〈出土〉以報紙拼貼並組構畫面,模仿古書的斷簡殘篇,試圖以冷靜而深沉的態度刻畫社會種種不合理的現象,其作品中非凡的視野充滿了藝術家的內省和思辨能力,如今她仍戮力參與社群的紮根行動,充分展現出自省的藝術信念與關懷社會的入世精神。

 

本書囊括薄茵萍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展至今的創作,回望將近五十年的畫業人生,她在藝術上學習、探索的過程,以及對藝術、世界和自己的體察,都是穩紮穩打、用心摸索後的成果,也提供讀者一同審視她一路走來探問自我、追尋藝術本質的路徑。

 

本書特色

 

本書囊括藝術家薄茵萍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展至今的創作,集結抒情的文字記述和豐富的彩色圖版,回望個人將近五十年的畫業人生。

 

作者

薄茵萍

 

薄茵萍(原名薄英萍),1943年生於山東省日照縣,來台後於1974年畢業於國立藝專西畫科,1976年於台北美新處個展。1978年移居紐約,在工作與養育三位兒女之餘,也在紐約普拉特版畫中心研習版畫。1987年返國於北美館首次個展,1989年獲美國女藝術家百年年展版畫金牌獎,其後以「鼎典藝術中心」為基地致力於推介海外華裔藝術家返國展出,對於1990年代初期國內蓬勃之藝壇現象有其貢獻;從早期的星星畫室,到後期「天棚藝術」作長期教學,近年也致力於馬賽克公共藝術的社區改造。

 

目錄


◎何政廣/2


◎雷逸婷/3

那是個星期天/4
◎王紀凡

我知道什麼呢/6
◎薄茵萍

作品圖版/21
◎薄茵萍  創作

序/導讀

 

何政廣

 

在藝術探索的路途上,薄茵萍是位勤奮、向學,不斷往前推進的創作者。薄茵萍的畫如同她對藝術的追索,各個階段的試煉與經驗都帶給她不同的刺激和靈感,她作細膩的描寫,也雕塑堅韌的鋼與木,她敏銳覺察外在環境的變化,也時刻探視內在心緒的轉折。1978年5月移居紐約後,薄茵萍開啟多方探索的機會,她在畫框工廠為複製畫選色搭配合適的框條、為餐館繪製牆面壁畫,甚至當起雜貨店老闆,也短暫修潤過廣告看板的正片,難得的是,不同的機遇總能讓她理出一條藝術正軌,因為她知道自己要做一名藝術家。

 

從她口中,我才憶起1976年她帶著小幅油畫〈寒月〉到《藝術家》雜誌社說要刊登廣告,她甚至不確定展覽何時開幕。細節現已記不清楚,但是從早期的作品也確實可以看到她師從李石樵的影子,結構穩健,人物掌握得特別好。2001年她回來台灣後,在大稻埕碼頭邊成立了天棚藝術村,我們才又有了聯繫。薄茵萍早期的作品常表現出超現實的意境,〈起點正在終點的盡頭〉畫框外前後遊走、站立的大小人物,暗示他們身處在沒有盡頭畫面裡,懸吊在空中的畫框拉出整體空間感。一頁日曆紙張在畫面右下角落地面,寫明日期是30號星期日。這裡雖能猜出畫的是日曆紙,但是暗示意味更加濃厚,反倒是1990年代開始,薄茵萍改以超寫實的筆調畫出一頁報紙或雜誌內容。較早期的〈脊椎會走樣〉,以及創作時間相近的〈說是宿命〉、〈自有生命〉、〈末世中的清流〉與〈淺淺地深談〉,被撕下的一片紙張總是佔據畫面一小角,帶點皺褶,沒能讓我們看個仔細,但是清楚的標題文字和選擇以報章形式呈現,讓我們知道她當時大概是想為自己傳達些什麼,而後又有英文版本,還有搭配複合媒材的作品,更加多元。

 

薄茵萍也有一系列像幻燈片又像電影分鏡般,一張張、一幕幕由分割畫面拼組而成的作品。〈如果這是一棵玫瑰它總是會開玫瑰花的〉從下往上伸展,展現玫瑰生長過程的斷面。她曾說玫瑰刺的英文spine意指脊椎,象徵擔當。畫中的刺畫得比兩片最終開出的花朵多出許多,或許是在提醒自己身為母親,肩負在異地奮鬥的經濟擔子,要有擔當,過程艱辛但終究會開出鮮豔玫瑰。〈希聲之四〉是薄茵萍在紐約普拉特版畫中心(Pratt Graphics Center)研習版畫後的成果,木刻的吶喊群像臉孔經歷九次變貌,由繁入簡,成為一點一線的終結之象。〈尋找玫瑰和他們的脊椎〉、〈尋覓一〉形似演變,從有形到虛無。

 

這本書囊括她自國立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現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畢業展至今的創作,提供讀者一同審視她一路走來探問自我、追尋藝術本質的路徑。薄茵萍將近五十年的畫業人生,對藝術、對世界和對自己的體察都是穩步走過、用心摸索過的結果,果實累累,成果豐碩。

 

 

雷逸婷

 

初識薄茵萍 ——

 

薄茵萍老師與我,相識於2013年4月。

 

當時我正籌劃北美館「台灣現當代女性藝術五部曲,1930-1983」展覽,希望以臺灣現當代藝術史為脈絡,尋找具「現代性」與「前瞻性」藝術表現,且在創作上質量兼備而持續不輟的女性藝術家作品。

 

其中的第五章節展現女藝術家經由展演空間的拓展與國際藝術思潮的洗禮,在1980年代中期美術館時代之後的傑出表現:第一位即是薄茵萍。我將能找出來的作品羅列選件中,將計畫與選件寄到台北畫室,希望能聯繫訪畫,以微型回顧的模式,展出其1970-80年代表作,以及後續發展。她常年往返於紐約、台北,幸運地當時恰好在台大稻埕的畫室,拜訪數次後幸獲同意,得以展出《昇》(1974,台藝大收藏)、《如果它是玫瑰,它總是會開玫瑰花的》(1986,高美館典藏)、《希聲之四》(1989,北美館典藏)、《尋找玫瑰和它們的脊椎》(1992,國美館典藏),以及包括《出土》(2002,北美館典藏)等千禧年後的作品。

 

我從中選擇了「如果它是玫瑰,它總是會開玫瑰花的」圖像作為視覺象徵,寓意女/母性的理智與情感、內觀而堅毅、掙扎與追求。之後,對我而言,薄老師是藝術家,但又有如師長與母親般,與我維持一段密切但不黏著的關係——她堅強地,關懷地,普世地,思辯般地談話方式,或深或淺,都令我覺得有一股清晰且向前的力量牽引著,可以扣問下一段生活或者志業。

 

這本書是關於她回想在藝術上學習、探索的過程,而以下是我對於她的藝術成就上,提綱挈領地表達。

 

閱讀薄茵萍 ——

 

薄茵萍(1943-,原名薄英萍),生於山東日照縣,為了躲避戰亂和家人來台。1974年畢業於國立藝專西畫科,1976年於台北美新處個展,1978年移居紐約,在工作與養育三位兒女之餘,也在紐約普拉特版畫中心研習版畫。1989年獲美國女藝術家百年年展版畫金牌獎。1987年返國於北美館首次個展,其後以「鼎典藝術中心」為 基地致力於推介海外華裔藝術家返國展出,對於1990年代初期國內蓬勃之藝壇現象有其貢獻;從早期的星星畫室,到後期「天棚藝術」作長期教學,近年也致力於馬賽克公共藝術的社區改造。

 

自稱有一雙工匠的手,在不同媒材與表現形式之間,承續著現代主義精神,「人」是薄茵萍始終關切的永恆主題。早期以超現實主義手法創作油畫,企圖展現一種哲學思辯的衝擊力量。移居紐約是生命的重要抉擇,1980年代初期,她以《默》系列表達生存掙扎之精神壓抑與對人性的反省批判。

 

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的幾個主題,呈現現代人的焦慮與不安,旁觀的第三隻眼是人與時代的良知。作品重要的母題——玫瑰與脊椎——象徵愛與擔當,是身為母親與女性的藝術家在人生幽微刻苦處依然對人性懷抱著信心與頌讚,是藝術家的人生希望與功課。

 

以刀代筆的「大音希聲」系列版畫則是探索人的問題,《希聲》系列從吶喊到無聲寂靜,是她以高聲疾呼抗議人性醜惡所造成的災害。構圖以電影變焦、特寫的運鏡方式,同時呈現畫面中動與靜、寫實與抽象的意象。1990年代的創作結合木刻、繪畫和雕塑形式,於木板上以刀痕刻出圖像再層敷油彩。

 

2002年的《出土》,以報紙拼貼構組畫面,模仿古書的斷簡殘篇,藉此隱喻人類爭論不休的社會亂象。薄茵萍以冷靜、深沉態度刻畫社會種種不合理的現象,視野的高度與內省的自覺,使作品充滿了藝術家的思辯能力。藝術家到如今仍戮力參與社群的紮根行動,展現了自省的藝術信念,以及關懷社會的入世精神。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