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獲第166屆芥川獎
獨家收錄──作者致臺灣讀者序
是自由?還是為了活下去?
內心的憤怒就要爆發……
一旦壓抑不了,人生將全盤翻車
一直以來我都想去遠方,
即使到現在仍懷有那份渴望……
人生就是不斷逃亡。
至少對單車快遞員佐久間亮介來說是如此。
從老家逃到大學,從自衛隊到房屋仲介,上班又辭職,辭職又上班,後來當起了單車快遞員,每天都在東京的街道上奔馳。他日夜待命,騎自行車載著指定的貨物穿梭在大樓與電線桿之間,沒有人比他更熟悉這座城市的紋理與律動。
有時他會在這座大疫之城輕鬆慢騎,想像著那些口罩下的陌生臉龐,還有人生毫無目標、彷彿朝末路疾馳而去的自己。
對未來感到無比茫然……
他日復一日踩著踏板前進,漫無目的,就像在繞著一個巨大的圈子。
他想就這樣離開,卻一步也沒離開。
為了逃避每天賣力奔走,卻遲早還是得面對這個不中用的自己。
直到那場意外發生,他內心彷彿有什麼驟然斷裂……
他渴望的世界,似乎就在這座黑盒城市的另一頭,
然而他卻怎麼也觸碰不到
作者透過細膩的筆觸與人物獨白,鮮明描寫出年輕世代關於「人生」、「工作」、「孤獨」等存在處境,以及看似疏離躺平之後瀕臨爆炸的彷徨無助,獲芥川獎評審委員小川洋子、吉田修一、山田詠美、川上弘美等名家盛讚,被譽為實力派新秀開拓新局的傑作。
專文推薦
沐羽(作家)
林楷倫(作家)
好評推薦
馬欣(作家)
陳栢青(作家)
蔣亞妮(作家)
「《黑盒城市》流暢的敘事下方是佐久間勉強前進的聲音,在喧囂城市的字裡行間,我們彷彿能聽到他的生命在運作時悶雷般的鏈條聲。」──沐羽
「這本小說最精采的點不單是文字與情節,砂川文次處理角色的人生,不管困境或是幸福時刻都不突兀。角色刻畫如同身旁認識的人,看他們的人生流轉,讓我脫口而出『個性決定人生』這類老派的話,我根本忘記自己是小說家同業,融入了小說角色的生命當中。」──林楷倫
「沒有俗氣的傷感,環繞著主人公的冰冷牆壁,透出真實而鮮活的生命力……最直面文學且敢於挑戰的作品。」──小川洋子
「這部作品充滿了街道巷弄間遭吐棄、踏踩、乾涸、被雨水沖刷的城市之語。若說這極具衝擊性的真實感被視為一種陳舊,我願意毫不猶豫地買下這份陳舊。」──吉田修一
「生動描繪出一名等待從禁錮中解脫的年輕人就要窒息的躁動靈魂。」──山田詠美
作者
砂川文次 Bunji Sunakawa
小說家、前自衛隊員、地方公務員。1990年生於大阪吹田市。
自神奈川大學畢業後加入陸上自衛隊,成為AH-1S型直升機駕駛員。退伍後在都內區公所擔任公務員。
陸上自衛隊在職期間投稿作品〈市街戰〉,贏得2016年第121屆文學界新人獎,正式出道。至今三度入圍芥川獎;〈戰場上的利維坦〉與〈小隊〉分別提名為第160屆、第164屆芥川獎候補作;以描寫疫情時代單車快遞員的新穎題材小說《黑盒城市》榮獲第166屆芥川獎。
譯者簡介
劉名揚
美國紐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畢業。曾長年旅居美、日,現專職從事設計及英、日文翻譯工作。譯有《完全北野武》(紅色文化)、《GO》(麥田)、《電子之星:池袋西口公園4》、《秋葉原@DEEP》(木馬文化)、《給我搖擺,其餘免談》(時報出版)、《續巷說百物語》、《後巷說百物語》(台灣角川)、《與小澤征爾共度的午後音樂時光》(南海出版)、《圖解資本論》、《圖解心理學》(漫遊者文化)、《非暴力抗爭》、《心理學的101堂課》(本事出版)等。
目錄
推薦序 不為什麼,我們都麻痺地活著──讀砂川文次《黑盒城市》╱林楷倫
推薦序 生活是一場勉強縫補的困局 ╱沐羽
致臺灣讀者序 ╱砂川文次
黑盒城市
序/導讀
致臺灣讀者序
在小說《單車失竊記》(註:吳明益著,麥田出版)的開頭,主角──我──表達了對於那些「挺著肚子,故意把昂貴的車子停在路邊炫耀的單車客」的不滿。我似乎能夠理解那種感覺。
本故事的主角佐久間是一名東京的自行車快遞員,騎的是一款過時的Cannondale公路車。
雖然我並不像佐久間把自行車作為生財工具,但在不將以擁有為目的的意義上,於我,自行車只是代步工具,卻也不僅局限於此。
幹線道路的左右兩側,高樓大廈如高牆般林立著。有的顯得陳舊,有些則光亮簇新;貌似出門上班順便扔垃圾的中年人,穿著西裝,手持垃圾袋從公寓門口走了出來。車流擁堵,偶爾會望見司機帶著怒氣的表情。人行道上,擠滿了往車站邁進的上班族。我也是那些上班族之一,只是我騎公路自行車上班,每天早上見到的都是這樣的東京景象。同時,這些景色中混雜著排氣、餐館飄出的食物氣味以及垃圾車拖曳的腥臭,就像黏在身上的空氣附加物。
奇怪的是,儘管如此,當我在完全不動的車流中穿梭,或在沒有紅綠燈的直線道路上騎行,甚至是跨上坐墊,身體前傾,目光鎖定前方時,整座城市予人這樣的感覺,我還是樂在其中。
超越工具的工具,大概就是這樣在與世界的互動中成了不可或缺的存在。就這層意義來說,書籍和語言或許也是其中的一種。
寫這部作品的時候,世界正處於疫情之中。沒過多久,自行車作為避免感染、促進健康與環保的移動方式而受到矚目,自行車行的各種備品和存貨迅速搶購一空。
與此同時,逐漸轉向雲端的辦公室作業致使專門收送文件的快遞員工作銳減。據說不少快遞員都跑去了因疫情而生意大好的Uber。
那時,急於避免感染、出於健康和環保考量而紛紛購買自行車的人,與那些使用自行車工作的人,恐怕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回想起來,應該是我當時所觀察到、感受到的不適感成為了我寫作的原動力。
也許,這種不適感中還夾雜了些懺悔的情緒。因我也只是從安全地帶透過玻璃觀察世界的其中一人。
至於我是否完整地表達了所思所想,就留由讀者來評判了。衷心希望這本書有機會成為開拓某人世界的小小工具。
砂川文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