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公里,一個人》是陳瑞山教授半世紀以來,對於中外詩篇的閱讀、創作、翻譯、研究和教學的綜合呈現。
自二十年來寫的詩中,選出113首(其中五首亦收錄英文版),以跨文化、跨文本、跨語言,甚至跨文類的視野書寫而成。此詩集的體例與篇幅跨度頗大,從三行(十七字)的小俳句到近九千字的長詩等。詩的主題與題材雖繁複,意象和用典多輔以註釋,是本詩集重要的特色。每一篇詩的語言皆「不作怪」,自然、幽默與嘲諷兼容,期盼破除時下許多現代詩晦澀、離群的文字障,能跟「隱含的讀者」雙向溝通。
將語言文字徹底再解放,具體實踐了陳瑞山教授的新詩創作理念——創作行為是「主題的詩化」,不是「語言的詩化」。此創作方法融合中西方詩學,將情思主題客體化(objectified)到「客體相應物」上,避免濫情。同時,在詩之主題觀照下,運用後現代的表現技巧,以漫遊的(peripatetic)觸角與談話的(talky)語調來發展詩的堂廡,製造情景交融的新的藝術情感。詩的語言多元解放,按修辭學的第一要義,是「適應題旨情境,採用適切的字眼;以最精準的直敘和譬喻來感發讀者。」
感動推薦
讀後有感,獲益匪淺,六輯條理分明各有特色,體會後感觸均不同。內容行雲流水,引人入勝,有的詩讀起來如身入其中,引起無限遐思。整體詩篇,閱讀起來相當舒暢,激發內心深摯情感,進而啟發創意思維。
廖本煌—數學博士、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
他不是一個為投稿而寫作的人,他是悠然自得的,只是平實地表達個人對人文或自然現象的觀察,或是「一般的人情世故與思索」。結識他四十多年來,我有幸斷續地拜讀他「偶然」成詩的「筆記」,「興發感動」也油然而生了!在這個偏重科技而輕忽人文的時代,期盼陳教授的作品,感動更多的讀者。
李東明—政治學博士、陸軍退役少將
自謙「偶然寫詩」的陳瑞山教授,他的科學詩就結構而言,是散文敘述式且可傳承的;在本質上,則帶點「科學」況味的宏觀世界,並對全球太空科技的成就有富含情感與人文的關注。
祁毓里—自由作家及評論家、馬來西亞華校董總課程局前局主任
讀詩人的詩,總有一種「賺到」的感覺,那就是:在情性的吟詠中,隱含著理性與知性的智慧。
張忠進(雨弦)—文學博士、國立臺灣文學館前副館長
幽默、詼諧、諷刺、理性、溫暖,瑞山的詩不但符合人性,也很科學。對人類所處的社會、政治、情感,以及所面對的問題,有細緻敏銳和有趣的觀察。千萬不要錯過的詩集。
孫以清—政治學博士、佛光大學退休教授
穿鞋子,走出社會流動的軌跡與自信;用滷包,吃出文化系統的味蕾與底蘊,以春天,解讀兩性情慾的放奔與禁錮;從氣象,報導地緣政治的脈動與忐忑。
李廣均—社會學博士、國立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教授
作者
陳瑞山
生於高雄市。國立高雄科技大學(第一校區)退休教授,曾任應用英語系主任兼口筆譯研究所所長,以及語言教學中心主任。中國文化大學英文系畢業,美國愛荷華大學英文系「愛荷華作家工作室」藝術碩士,德州大學奧斯汀校區比較文學博士。1986年中華民國優秀青年詩人獎。
從事現代詩創作、文學評論和翻譯理論與實務研究。近期出版作品有《詩化過程與意象剖析》(詩藝文)、《歷史圈套裡的獨白:波蘭當代詩選百首》(書林)、英譯雨弦詩《生與死之界的窗口》(Cayuga Lake Books),另有其他中、英文論著出版。
目錄
序
輯一 玉兔想移民
輯二 時間邊陲的筆記
輯三 臺北刷牙
輯四 長詩篇
輯五 談天說地
輯六 把握天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