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是一場生死之旅:
好好探索並面對自己的習性,就能以開放的心面對死亡
每個人都懼怕死亡,但面對死亡是一生的修行。
跟著本書實用的教導,覺察自己每時每刻的習性,我們面對死亡時將不再手足無措,更會發現:我們會怎麼經歷死亡,取決於我們如何渡過此生。
《懂生,才懂死》是西方最受歡迎的佛教比丘尼佩瑪.丘卓的最新力作。她以淺白易懂的語言簡要描述《西藏度亡經》的教法,一步步引導我們覺察「今生的自然中陰」,並於日常細微處修行時,帶著「開放的心」延續至死後的三種中陰,如此便能巧妙抹去橫亙於生、死間的分別,而能夠臨死不亂───因為死亡並非令人恐懼的終結,而是從未與生命間斷的旅程。
「中陰」指「此世與下一生之間的中間狀態」,常譯為「過渡」或「間隙」。佩瑪於書中舉出充滿在日常生活的「過渡」狀態,包括睡覺、作夢、清醒,甚至做早餐時,闡明「中陰」的真義是「一種持續變化的狀態」,如同快樂、擔憂、嫉妒、爭吵或沮喪等念頭,也是來來去去。她認為,無處不過渡的人生中,若我們能理解這一生就是一場中陰,就已為死亡以及隨後發生的現象做好了準備。
同時,佩瑪認為覺察也是與瞬息變化共存的關鍵,這能幫助我們在各個中陰階段獲得證悟機會,反之,就可能再次進入六道輪迴。
佩瑪的教導向來都是同時對佛教徒與非佛教徒說的。跟著書中的要領打開心門,就有機會放下執著,將慈悲與正能量回饋給眾生與世界。如此一來,生死不再是問題,重要的是如佩瑪所說,「是一場充滿好奇與同理的探索之旅,還能有助我們全心生活,懂得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
真摯推薦
佩瑪‧丘卓書中的清晰與溫暖,吸引了廣泛的讀者群……也常被引用,深受喜愛,其中散發慈心,丘卓一直為尋求靈性成長的人高舉明燈。
──《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佛教阿尼佩瑪‧丘卓的智者之言,是對生命的過渡的一番哲思……書中閃耀著智慧。
──《出版家週刊》(Library Journal)
《懂生,才懂死》一書有教導、有慈悲、有接納,藉著靈性的重建和釋放,減輕人們對死亡的恐懼,使日常生活更為美好。
──《前言評論》(Foreword Reviews)
這是將(中陰的)智慧和光明傳遞到現代世界的中介。這個時代,人們最渴望停駐在確定性的妄相中,佩瑪‧丘卓提醒讀者去認識不可預知中的美,放手不再掌控那流動不斷的現實。
──書架覺醒(Shelf Awareness)
佩瑪‧丘卓在這本新書中,美妙展示了如何將我們的經歷和內心──縱使是痛苦的經歷──轉化為覺醒的形式。 ──靈性與修行網站(Spirituality & Practice)
李佩怡|國立臺北護理健康大學生死與健康心理諮商系教授
吳若權|作家.廣播主持.企管顧問
胡因夢|身心靈工作者
紀金慶|臺灣師範大學助理教授
陳德中|台灣正念工作坊執行長
彭榮邦|慈濟大學人類發展與心理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楊 蓓|法鼓文理學院副教授兼生命教育碩士學程主任
蔡昌雄|南華大學生死學研究所助理教授
鐘 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真摯推薦(按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
關於作者
佩瑪‧丘卓 Pema Chödrön
佩瑪‧丘卓阿尼,原名蒂卓‧布隆菲爾德─布朗(Deirdre Blomfield-Brown),1936年生於紐約市,就讀康乃狄克州波特女士學校。後畢業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曾於新墨西哥州和加州任職小學老師多年。育有兩子,有三個孫輩。
佩瑪阿尼在三十多歲時,前往法國阿爾卑斯山旅遊,遇到了企美仁波切喇嘛,隨仁波切學習多年。她在1974年於倫敦跟隨企美喇嘛學習,成為沙彌尼。第十六世大寶法王當時來到蘇格蘭,阿尼佩瑪從他受戒。
佩瑪阿尼在1972年初遇根本上師丘揚‧創巴仁波切。企美喇嘛鼓勵她從仁波切學,從1974年起,直至1987年仁波切逝世,最終她與仁波切建立了最深刻的師生連結。根據第十六世噶瑪巴的要求,她在1981年在香港受漢傳佛教傳承的具足戒。阿尼佩瑪曾任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噶瑪宗中心主任。直到1984年移居偏遠的新斯科夏省岡波寺擔任住持,因為丘揚.創巴仁波切明確指示她專為西方比丘及比丘尼設立這個道場。
佩瑪阿尼目前在美、加教學,並計畫在吉貢.康楚仁波切的指導下增加獨一靜處的時間。她熱中幫助在西方建立藏傳佛教的道場,並與所有傳承的西方佛教徒分享想法和教法,這也是她的非營利組織佩瑪‧丘卓基金會的宗旨,同時支持印度和尼泊爾的藏傳佛教比丘尼,以及美國一些協助處境艱厄的個人和人群的機構。
她有多部著作,包括《不順意的日子,順心過》、《不逃避的智慧》、《從你所在之處開始》(暫譯)、《當生命陷落時:與逆境共處的智慧》、《轉逆境為喜悅:與恐懼共處的智慧》、《成為菩薩》(暫譯)、《修習和平》(暫譯)和《生命如此美麗:在逆境中安頓身心》。
譯者
關於譯者
雷叔雲
台大畢業,赴美取得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碩士,曾任職於圖書館界與教育界,現旅居加州。譯作二十餘種,均屬佛法、禪法、心理、宗教等領域,以《生命不再等待》一書榮獲第33屆金鼎獎最佳翻譯人獎。近年並為各地華人策畫正念、失落與哀傷等相關課程。
目錄
目次
讚譽推薦
推薦序|我們怎麼經歷死,取決於我們怎麼經歷生 / 鐘穎
譯 序|修行,趁活著 / 雷叔雲
導 言
1 生與死的奇妙之流
2 持續的變化
3 瞬逝的記憶
4 懂生,才懂死
5 今生表相消解之時:臨終中陰
6 明就仁波切的故事
7 母光明和子光明
8 穿越中陰的是?
9 兩種真理
10 習性
11 感受你的感受
12 邁向勇氣的第一步:節制
13 邁向勇氣的第二步:對煩惱的正面看法
14 轉化內心的兩種修行
15 邁向勇氣的第三步:將情緒作為覺醒之道
16 五佛五智
17 體驗如實本質:法性中陰
18 開啟神聖的世界
19 從開放到具體:永續的模式
20 進入受生中陰
21 誠摯的忠告
22 六道
23 選擇下一世
24 幫助他人的死亡和臨終
25 中陰覺醒
結語
附錄一|中陰聞教史
附錄二|修行
基礎禪坐
開放覺知的禪修
施受法
附錄三|圖表
內分解的階段
五佛部
六道輪迴
致謝辭
延伸閱讀
序/導讀
【推 薦 序】
我們怎麼經歷死,取決於我們怎麼經歷生
鐘穎(心理學作家、愛智者書窩版主)
在正式進入《懂生,才懂死》這本書之前,先讓我們聊聊書中的主角:《西藏度亡經》(後文簡稱《度亡經》)。
《度亡經》是世界上仍舊在使用中的唯一一本亡靈之書,它假設亡者死後有知,能以「意生身」的狀態存在,並藉由念誦經文來幫助亡者渡過死後到轉生之間的旅程。
這段旅程通常被稱為「中陰身」。中陰身又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臨終中陰、法性中陰與受生中陰。它的目的是教育亡者,該如何在不同的階段裡得到解脫。
▌《度亡經》簡介:一本實用且樂觀的臨終指導手冊
這部經文帶有濃厚的藏傳佛教色彩,裡頭詳細介紹了亡者在中陰過程中會看見的各種神佛,有慈祥的,也有威猛的,甚至也會遇見閻羅王,經歷死後的審判。如果在臨終中陰與法性中陰這兩個階段不能跟隨明亮的光芒得到解脫,那麼,在來到受生中陰階段後,我們就會進入六道輪迴。
據經文的記載,六道出現時也有其各自對應的景象,而經文內容可以指導亡者選擇他未來想轉生的地方。
因此,這部經文會引起那麼多人好奇是很自然的。
《度亡經》不僅實用,而且還帶有相當樂觀的色彩。它不停向讀者保證,人人都可以得救,而且方法簡單可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在於它相信人死後是最佳的學習時機。為什麼呢?
因為此時你所有的煩惱都可以放下了,生前由於各種原因,包括太忙、太累、沒時間等理由,死後都不再適用。特別是「意生身」會比我們生前聰明七倍,生前聽不懂的佛理,在死後一聽便知,學習效率驚人。
對不熟悉西藏宗教文化的人而言,大可以省略經書裡頭各種複雜的神靈名號,因為它最重要的觀念是「一切惟心造」;其次,它暗示著讀者,如果生前願意多練習冥想與正念,死後在面對各種順逆境時,更容易保持一顆「無所住」的心。
據傳說,這部經書是在山洞中意外尋得,託名為高僧「蓮華生大士」所作,但這其實更接近西藏地區的神話傳統,意在為經文附加一種神秘的古遠色彩。事實上,這部經文更可能是佛教僧侶長年陪伴亡者而總結出的臨終指導手冊。
二十世紀初,喀齊達瓦桑杜喇嘛(Lama Kazi Dawa-samdup)將其譯成英文後,由其美國弟子伊文思-溫茲(Walter Yeeling Evans-Wentz)在一九二七年編輯出版,當時,瑞士心理學家榮格(Carl Jumg)也應邀寫序。他在讀完本書後大受震撼,後來長年將之帶在身邊,對此書極力推崇。
在溫茲的版本後,又有多個版本面市,內文或許稍有不同,但其意旨則一:死後中陰所見情景皆是幻象,若能看破其本質,便能得到解脫。
▌我們怎麼經歷死,取決於我們怎麼經歷生
瞭解經文的背景後,我們再回頭來看看《懂生,才懂死》這本書。本書並不是對經文的繁複闡釋,而是將重點放在生者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心」。作者佩瑪‧丘卓想傳達給讀者的是:我們怎麼經歷死,取決於我們怎麼經歷生。
前面談到,包含地獄在內,一切都是幻象。但問題是,我們經常被幻象所迷,執著有我,執著有一個會參與到輪迴裡的主體。其實「輪迴」二字已經告訴我們,沒有不變的事物,只有一直變化著的心。
當我們貪戀順境,就會墮入餓鬼道;當我們憎惡逆境,就會墮入地獄道;當我們缺乏覺知,就會墮入畜生道;當我們苦樂參半,我們就墮入人道;當我們不懂感恩、心生忌妒,就墮入阿修羅道;當我們衣食無憂、志得意滿,就墮入天道。
因此,死後與生前都是一樣的。每天每天,我們都能經驗到這些常被稱為七情六慾的各種情感,無論那是滿足還是痛苦,陷於其中的我們其實都很被動,在這「六道」中輪迴不已。
如果我們不能成為自身的主人,就只能被感受奴役。
因此佛陀說,念頭與感受就是從不知名處向我們射來的第一支箭,我們受傷了,但如果不接受它,而是加以排斥,就等於我們向自己射了第二支箭。人最大的痛苦就源於第二支箭,人總是本能地對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任何意外產生抗拒。
我們不希望快樂的狀態消失,我們抗拒;我們不希望痛苦的狀態發生,我們抗拒。換言之,我們抗拒無常,無視於萬物皆流的真理,也無視於生命的流轉變化。
▌無常是苦也是樂,以好奇取代逃避
日文說「一期一會」,就頗有這樣的道裡在內。我們獲得某種身分,而後失去它。我們進入某種狀態,然後離開它。我們擁有某種事物,但卻留不住它。它來過,它遠離。
每一次的成住壞空,大到親人的生離死別,小到一個情緒的來去,都是一次誕生與死亡。也就是說,每次我們都會經歷不同的中陰,也就是「過渡」(transition)。而生命,就是一連串不停歇的過渡,從這裡到那裡,從生到死,也從死到生。
我們都知道無常是苦,但其實無常也是樂。
因為一切都在變化,都在失去,不僅令我們愉悅的事物及感受會失去,令我們不開心的事物與感受也會失去。然後一切重組,每一天,每一刻,其實我們都宛若新生。
我們用什麼習慣面對生命不停流動的本質,也就用同樣的習慣渡過死後的中陰,所以或許應該這麼說,《度亡經》其實是一本習慣之書。提醒我們以更開放的方式接納無常,以好奇的方式與它共處,並時時質疑我們面對生命的習慣。
而佩瑪‧丘卓就在這樣的基礎上與我們分享了許多保持正念,與當下同在的方法。
正如本書所說,除了我們所有的壞習慣,穿越中陰時什麼也帶不走。她的溫柔隨處可見,此處不再贅言。
▌人身難得,不用太完美就可以修行
心理學研究屢次證實,家庭的信念與規則經常會隔代傳遞,瑞士心理學家榮格也說過,孩子很容易活出父母無意識中的陰影。而佛教的傳統則認為,我們生前的習慣(也就是業力)甚至會被我們帶往下一世,影響我們下一期的生命。
因此,這本書要我們「好好處理我們的習性」。我們不用太完美,也不用一直都處於順境才需要這本書(事實上,長年處於順境的人通常都不會想到要修行;由於沒參加過考試,他們很少發現自己其實沒做什麼準備)。
正是人生有苦有樂、有順有逆,才更有機會增進我們的覺察,相較於六道中的其他選項,當人更適合修行。這也是為什麼佛教會說「人身難得」的原因,特別是願意翻開這本書的讀者,其實你已經往平和的路前進了一大步。
對修行有興趣的讀者,作者的經驗會讓你更進一步。對修行感到遲疑的讀者,這本書很適合做為初學者的鼓勵。你會發現,其實修行的目的很單純,我們只是希望獲得平靜與幸福。
▌結語:向內看,從此刻開始善待自己的生命
向內看,我的朋友,你會發現找不著什麼堅固不變的東西;向內看,你會發現沒有一個東西叫憤怒或嫉妒。你可能早就知道這些道裡,但有時我們難免會忘記,這就是修行的重要。這本書將成為你修行之路的輔助,給你必要的提醒。
這本書並非只為佛教徒所寫,而是寫給所有好奇死後生命、好奇生活中的痛苦該如何面對的現代讀者。你會發現,死後的經歷其實出奇地簡單,一切皆掌握於我們生前如何面對自己的人生。
於是,你會跟我一樣,更願意效法書中的各種教導,從此刻開始善待自己的生命,並接納念頭與外境的各種來去,願有一天,我們都能一起自在地徜徉於生死之流裡。
試閱
導言
佛陀對弟子有一條建議,廣為人知:他所說的一切,若未經查證,就不可照單全收。他倡議的是親身體驗,而非教條。「別就此相信我的話,」他說:「你們要像金匠檢驗金子那樣檢驗我的教義。」譬如,佛陀教導我們:過於關注自我利益,會帶來痛苦和焦慮,而把慈心和關懷擴展到他人身上,則會帶來喜悅和平靜──就算是陌生人或難搞的人也一樣。這一點是可以親身驗證的。我們可以對這教法進行實驗,測試多少次都可以,直到我們信服為止。
然而,本書所介紹的教法似屬另一類別。藏文bardo(中陰)1一詞在書中會經常出現,通常指我們死後和來世之前的一段時期。但我們如何從自己的經驗中證實死後會如何呢?如何證實會有下一世?在這些章節中,我們會發現這樣的描述:鮮艷的光、震耳的聲音、餓鬼、和平與忿怒的天神。那麼如何像金匠審視金子一樣,來審視這些教法?
1 譯註:一般意指死亡和受生之間的中間狀態,一般稱「中陰」,又稱「中有」、「中蘊」。本書所稱的中陰則不止於此。
我倒不想說服你接受西藏的世界觀,把這種描述當作死後確切的真相。要說確實「這樣」或「那樣」,都不是重點,有違佛陀教法的精神。同時,今天許多在世的有識之士的確在研究中陰教法,並且認真看待──並非當做學術課題,而是視為深層的智慧根源,可以提升生命。我們可能無法根據自己的親身經歷來確認這些傳統教法,但無論我們是否相信西藏的世界觀,只要我們能抓住中陰教法的精髓,那麼,不但我們死後可以受益,其實在今年、今天、此時就能受益。
這些教法是根據一部古老的西藏經典Bardo Tödrol,最初英譯為The Tibetan Book of the Dea,字面的意思是《中陰聞教得度》,為的是讀給已死並進入這種狀態的人聽。其中描述了往生者即將經歷的各種現象,因此這是提供一份指南,幫助亡者駕馭這一段公認是從今生到來世的一段迷茫旅程,目的是讓亡者聽了《中陰聞教得度》或稱《西藏度亡經》之後,更有可能平靜離世、走上平靜的旅程,並往生善趣。最佳情況是,亡者將完全從痛苦的生死輪迴,亦即三界2中解脫出來。
2 譯註:三界為欲界、色界、無色界。也稱三有:欲有、色有、無色有,三界或三有構成生死輪迴的世間。
中陰一詞,通常指這一世與下一生之間的中間狀態,更常見的翻譯是「過渡」或「間隙」。死後的旅程就是這樣一個過渡,但只要我們細密審視自己的經驗,就會發現:我們總是在過渡當中。生命中的每時每刻,一刻正在結束,另一刻正在開始,這並不是一個深奧的概念。只要我們注意到了,這就是我們明確無誤的經驗。
《西藏度亡經》列出了六個中陰:今生的自然中陰、睡夢中陰、禪定中陰、臨終中陰、法性中陰,以及受生中陰。
現在我們正處於「今生的自然中陰」,我將在本書中不斷強調,「今生的自然中陰」是下功夫之處。若我們能理解這一生為何就是一場中陰──一種持續變化的狀態,便為面對以後出現的其他中陰做足了準備,就算再不熟悉其他中陰也沒關係。
「臨終中陰」是從我們意識到自己即將死亡時開始,直到嚥下最後一口氣為止。接下來是「法性中陰」,意思是「現象的真實本性」。最後是「受生中陰」,這時,我們過渡到了下一生。本書中,我將詳細討論這三種中陰,並跟我們這一生比較熟悉的經驗連繫起來。
我發心將這本書寫成:無論你信仰為何,都會覺得這些教法既重要又有益。同時,我想鼓勵你對這些教法中不太熟悉的方面「保持開放的心」,一如我的老師吉貢.康楚仁波切(Dzigar Kongtrul Rinpoche) 常說的。我一直感到,個人最大的成長總是出現在我的心智和心靈感到好奇、而非懷疑的時刻。希望你也用類似的方法來閱讀這本書。
如果我們能學著在今生駕馭不斷流動的過渡,無論我們的世界觀如何,就已為死亡與隨後發生的現象做好了準備。從丘揚.創巴仁波切(Chögyam Trungpa Rinpoche)開始,幾位老師給了我許多教導。我從經驗中了解到,運用這些中陰教法消除了我對死亡大半的恐懼和憂慮。同樣重要的是,這個訓練使我在日常的生活體驗中更有活力、更開放、更有勇氣。這就是我想把這些教法和益處傳遞給你們的理由。
1. 生與死的奇妙之流
這本書是關於死亡的恐懼。說得更準確些,本書提出了一個問題:我們如何處理所有恐懼中最基本的恐懼──對死亡的恐懼?有人把死亡的想法從心中驅逐出境,好似他們會永生。有人告訴自己,活著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就他們看來,死亡等同什麼都沒了。有人執迷於健康和安全,把生活建立在盡量推遲這不可避免的事情。僅有少數人對自己必然死亡,以及由此引發的恐懼,完全敞開心門,並如是生活。
我發現,這樣開放的人反而更能全心生活,更懂得珍惜目前所擁有的一切。他們比較不會陷入自我的劇情,因此對他人和整個地球產生了更有益的影響。這些人包括我的老師以及世界上所有精神傳統的聖人。然而,也有許多普通人對死亡既不排斥,也不執著,反而肯定自己終有一天會離開這界,與這種認識和諧同在。
幾年前,我在紐約州萊茵貝克(Reinbeck, New York)的歐米茄學院(Omega Institute)針對這個主題舉辦了一場週末研討會。一位與會者坦率地說,當她第一次聽說我要談論死亡和臨終,她的反應是:「真掃興!」然而,課程結束時,她卻發現這個主題改變了她的生命。因此,我希望分享這些教法,能幫助你面對死亡時更熟悉且自在,更能與以前害怕的事物和諧相處──更能從「真掃興」走向突破。
我第二個密切相關的發心是:向死亡敞開心扉,將幫助你向生命敞開心扉。我在接下來的篇幅中一再重複:死亡不僅僅出現在生命盡頭,死亡其實每時每刻都在。我們生活在生到死、死到生的奇妙之流中。一個經歷的結束是下一個經歷的開始,而這個經歷本身也很快就會結束,引發新的開始,就像一條不斷流動的河流。
通常,我們努力以各種方式鞏固經驗,想找到一些能抓得住的東西,任何東西都可以。而這裡的教導反而是放鬆並且放下,此處的訓練是讓我們習慣在這個連續的流動中存在。這種方法可以處理我們對死亡和生命的恐懼,讓它消融。這不是保證;如果事情沒有發生,或者所需時間意外地長,你可不能要求退款。但我一直朝著這個方向慢慢前進,你當然也可以。
我所奉行的大乘佛教傳統,向來在開始任何研讀、修行或善行時,都要思考其深廣的目的。舉例來說,我們可以思惟,與「生死之流」為友,會為我們的周圍環境、生活中其他人,甚至之外的時空,帶來什麽利益?我們也可以反思:若更放鬆面對生死,將如何正面影響我們所遭遇的一切?
混沌理論學家描繪我們的世界是這樣地相互依存:一隻蝴蝶在亞馬遜流域拍打翅膀,會影響歐洲的天氣。我們的心態也像這樣,會影響世界。我們知道自己的心態如何影響周遭的人:如果我們對某人拉長臉,他們就可能對另一個人拉長臉。如果你對他們微笑,他們就會感覺良好,更可能對其他人微笑。同樣地,如果你更加自在地處理生命的瞬逝性和死亡的必然性,這種自在也會傳遞給他人。
我們對自己或他人投入的正能量,會創造出慈心和悲心1的氛圍,然後逐漸蕩漾開來──誰知道蕩漾多遠?我們帶著這樣的想法,便可用最好的自我來探索死亡。最好的自我,是「關切眾生的恐懼和痛苦,並希望救度」的自我。為完成這份發心,我們可以將此一特定的中陰之旅迴向給至少一位正遭遇困難的人,願他安好。你可以先寫下幾個名字,隨時間再增加一些。最後你的名單可能有好幾頁呢。
1. 譯註:慈是與樂,悲是拔苦。
地球上有數以兆計的人需要關懷和支持。我們可以祝願:無論自己的修行取得如何進展,必定能為人們提供所需要的幫助。我們也許只能直接幫助一小部分人,但是把每個人都納入我們的發心當中。
這樣建立我們的出發點,稱為「發菩提心」,即慈悲之心,或如吉貢.康楚仁波切所稱的「覺醒的心態」。我們用佛法教育自己,不僅為了幫助自己,也為了幫助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