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透過豐富歷史敘事和細緻人物描繪重現絲路上的英雄傳奇。以章節分明的結構,跨越時空講述張騫、蘇武、班超等歷史人物的冒險故事,闡述他們開闢和維繫這條古老貿易和文化交流路線的過程。讓讀者隨著每一位使者的腳步,體驗他們如何克服險阻,鑿開文明交流的通道。
◎揭祕古代使者勇闖異域,文化交流的驚心動魄
◎記述探險者的奮不顧身,開闢通往世界的路徑
◎回顧絲路上的文明碰撞,豐富人類的文化寶庫
絲綢之路上的歷史巨人,從張騫到伯希和的壯闊故事
【勇闖絲路,探索未知的傳奇之旅】
漢代至近現代,無數先驅者踏上這條神祕而充滿挑戰的道路,展開了一段段驚心動魄的探險之旅。從張騫的首次通西域到馮嫽的巾幗英雄事蹟;從蘇武牧羊北海的堅貞不屈到常惠在流沙中前行的勇氣;從班超三次通西域的不懈努力到王玄策四使天竺的偉大壯舉……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勾勒出絲路探索者的不朽傳奇。
【東西交會,見證文明的碰撞與交流】
羅馬商團初至中國,開啟了東西方文明交流的大門;義大利探險家馬可波羅更是以其詳實的遊記向西方世界展現了神祕東方的風采。而到了近代,隨著考古學的發展,斯坦因、斯文.赫定等西方學者來到中國,對絲路沿線的歷史遺跡進行了大量考察和發掘,為我們了解這條文明之路提供了寶貴的資料。作者生動地再現了這些東西文化交會的歷史畫面,讓我們得以一窺不同文明碰撞與交流的奧祕。
【見證絲路的興衰更迭】
本書不僅僅是探險家的傳記集,更是一部反映絲綢之路歷史變遷的鉅作。隨著時代的更迭,絲路也經歷了興盛與衰落。書中透過一個個鮮活的故事展現了不同時期絲路的面貌。從漢代的開拓到唐代的鼎盛,再到元代的繁榮,絲路見證了中國歷朝歷代的更迭。而到了明清時期,隨著海上貿易的興起,絲路逐漸沒落,曾經車水馬龍的道路漸漸寂寥。作者以史家的慧眼和文學家的筆觸,為我們勾勒出一幅幅絲路盛衰的歷史畫卷。
【重現絲路的歷史意義】
絲綢之路不僅是一條商貿之路,更是一條連線東西方文明的紐帶。它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書中不僅生動再現了絲路的歷史風貌,更深入探討了絲路在不同歷史時期的意義。絲綢、陶瓷、茶葉等中國特產透過這條道路傳播到西方,而佛教、石窟藝術等外來文化也透過絲路傳入中國,成為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豐富歷史敘事和細緻人物描繪重現絲路上的英雄傳奇。以章節分明的結構,跨越時空講述張騫、蘇武、班超等歷史人物的冒險故事,闡述他們開闢和維繫這條古老貿易和文化交流路線的過程。讓讀者隨著每一位使者的腳步,體驗他們如何克服險阻,鑿開文明交流的通道。作者
徐兆壽
作家、學者、文學博士。出版《非常日記》、《生於1980》、《荒原問道》等七部長篇小說,《麥穗之歌》、《那古老大海的浪花啊》兩部詩集,《精神的高原》等九部學術著作。
金西源
文學碩士,身兼教師與詩人。
目錄
第一章 張騫:通向世界的「鑿空」之旅
第二章 馮嫽:巾幗不讓鬚眉
第三章 蘇武:一座用氣節鑄就的高原
第四章 常惠:在歷史的流沙裡前行
第五章 傅介子:刀鋒上的道路
第六章 陳湯和甘延壽:歷史深處的嘆息
第七章 鄭吉和段會宗:絲路蒼穹下的光芒
第八章 班超:一個書生的命運
第九章 羅馬商團:初至中國的行者
第十章 董琬和高明:不辱使命的亂世西行
第十一章 隋煬帝西巡:焉支山下的盛會
第十二章 王玄策:塵埃深處的英雄
第十三章 陳誠:遺落沙海的明珠
第十四章 馬可波羅:身兼使節的旅行家
第十五章 沙哈魯遣使中國:一個帝國的遠行
第十六章 李希霍芬:最初的命名
第十七章 斯文·赫定:遠道而來的不速之客
第十八章 伯希和在中國:斯夜風雨如注
試閱
第一章 張騫:通向世界的「鑿空」之旅
長長的商隊走過平原,步伐堅定,銀鈴奏鳴。
他們不再追求榮耀和收穫,不再從棕櫚樹環繞的水井中求得平安。
葛樂耐(Frantz Grenet)在其《駛向薩馬爾罕的金色旅程(The Golden Journey to Samarkand)》中,描繪了一幅通商之路上意境深遠的動人景觀:古道悠悠,一條道路將整個世界展開;瀚海茫茫,一片沙磧將所有的命運隱藏。叮噹……叮噹……清越的駝鈴聲正在久遠的絲綢古道上響起,無數人正踏著滿地蒼茫,走向遠方。
這條溝通世界東西文明的萬里彩虹,這條以絲綢貿易為媒介的交通路線,一八七七年,被德國學者李希霍芬(Ferdinand von Richthofen)命名為「絲綢之路」。回眸遠望,在這條充滿荒涼和悲壯的道路上,許許多多手持使節和文書的使者,在不知疲倦的腳下,鋪開一條如絲綢般絢爛而又悠長的畫卷。
西元前一三八年(建元三年),大地蒼茫,一個渺小的身影在前行,他叫張騫,從長安來,到西方去。
一、宏偉藍圖
這是一個動人心魄的故事,兩千年的風雨早已將紛亂的生活埋藏在大地深處,只留下人們艱難前行的足跡,在歷史的車轍中特別醒目。
那時,生活的版圖被匈奴、大月氏、大宛等部落劃分開來,高山、沙漠和戰爭成為阻隔人們與外界交流的屏障,沒有人知道荒山大漠之外那些遠道而來的人們心中所藏的、關於生活和遠方的祕密。
也正是那時,中國逐漸向世界展現出他遼闊的面目,硝煙和戰火,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而減少,人性的凈化和上升,在久遠的歷史長河裡,永遠是一件緩慢而又艱難的事。
假若我們回顧歷史,便會看到,在和匈奴有關的記載裡,一場「白登之圍」,曾使一代江山一度陷入生死存亡的困境。這個故事,今日講來依舊寒冷。
西元前二〇二年(漢高祖五年),劉邦率三十二萬大軍攻打匈奴,不料卻被冒頓單于率四十萬大軍,圍困在白登山下(今山西大同)。劉邦被圍七天七夜,突圍無果,悲不可言。危難之中,透過用計賄賂冒頓單于的王后閼氏,才免遭滅頂之災。
至於所用之計,司馬遷在《史記·陳丞相世家》中言:「高帝既出,其計祕,世莫得聞。」這裡的代詞「其」,則指當時的謀士陳平。陳平所用之計,司馬遷隻字未提。
那麼高祖被圍之後,四顧茫然,無計可施之時,這位跟隨漢高祖劉邦南征北戰、六次進獻妙計、六次獲得封賞的謀士陳平,到底用了怎樣的計謀,才使得劉邦得以脫離險境呢?
原來,陳平在漢高祖劉邦束手無策之時,暗中派使臣去見了冒頓單于的王后閼氏。使者以貴重的金銀珠寶相贈,又拿出一卷畫軸,請閼氏轉交冒頓單于。這位使臣,史書中並未提及其姓名,但此緊要關頭,臨危受命者,所肩負的使命便非同凡響。我們不難想到,面對重兵強大的壓力和王后閼氏難以猜測的反應,一個大國使者所表現出的謹慎、誠懇乃至卑微。
閼氏收下重金,卻對這一畫軸充滿疑惑,不禁展開畫軸,畫中有一女子,貌美絕倫,不悅。問及原委,才知漢王被圍於白登山下多日,身陷困境,願將漢朝第一美女獻與單于,希望單于退兵。閼氏怒,使者低頭,將目光從宏闊的萬里江山上收回,坦言所處被動之境,外表鎮定但內心不無忐忑。
閼氏思忖再三,讓使者把畫拿回了漢軍中。謀士陳平見此情狀,知閼氏中計。果然,閼氏勸說單于:兩國的君主不應該相互迫害,如今即使單于奪得漢朝的土地,也不能居住,況且漢朝君主也有神靈(相護),希望單于能明察定奪。加之當時單于和其他部隊會師的計畫出現失誤,單于撤去部分兵力,高祖藉大霧降臨之機勉強突圍脫離險境。
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記載了閼氏的勸說之言:
兩主不相困。今得漢地,而單于終非能居之也。且漢主亦有神靈,單于察之。
我們不難想像,漢王劉邦被圍困白登山下時內心的悲愴,以及被迫無奈接受如此下策,僥倖逃離白登山之圍後的狼狽與尷尬;亦不難看出,謀士陳平與這位不知名的使者,在白登之圍中的貢獻之大。
此後,便有了與匈奴的「和親」之約,漢宗室之女以公主之名,遠嫁匈奴首領,並按期饋贈大量禮品,以妥協來避免匈奴的大規模劫掠。儘管如此,牧馬寇伐之事依舊不斷。漢王朝雖穩居中原,但提及匈奴,內心卻從未感到安寧。
不管歷史塵埃中的人們是身陷泥淖還是壯志滿懷,時間從未停下行進的腳步,關於匈奴的故事聽來總讓人心若懸劍。
在長久的休養生息和等待之後,漢王朝政權日益穩固,至漢武帝時期,漢朝開始實施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但無論如何,先祖在白登山被圍的故事,從未因為時間的推移而變得黯淡。
西元前一三九年(建元二年),幾個落魄的匈奴人投降漢朝,漢武帝從他們口中得知,匈奴部落擊敗了大月氏,殺死了大月氏之王,並取其頭顱作為飲酒之器,大月氏部落因此逃離北方,向西遷徙。大月氏人對匈奴心懷怨恨,只是苦於無人願共擊匈奴。
在漢武帝看來,這是一個聯合大月氏攻打匈奴的絕好機遇。深思熟慮之後,他準備派使者出使遠隔漢室萬里之外的大月氏,聯合大月氏夾擊匈奴。這個宏大的想法,在今天看來依舊充滿著「宏偉藍圖」的意味。
這一事件,在司馬遷的《史記·大宛列傳》中有簡略的記載:
是時天子問匈奴降者,皆言匈奴破月氏王,以其頭為飲器,月氏遁逃而常怨仇匈奴,無與共擊之。漢方欲事滅胡,聞此言,因欲通使。
提及大月氏,這支原本活動於祁連山以北的游牧部落,因匈奴的大舉西進而將其逐出故地,不得已西遷至伊犁河、楚河附近。要遠交大月氏,匈奴擋於其間,道阻且長,艱難險遠不言而喻。
有誰願意擔此重任冒死出使西域大月氏?
漢武帝下詔,公開招募西去之使者。
二、向西而去
西元前一三八年(建元三年)的一天,一名宮廷侍衛如期而至,他自願出使西域。很快,這個叫做張騫的名字傳遍了長安。
關於張騫早期的生活經歷,歷史也有些健忘。這位年輕力壯,為人正直的宮廷侍衛,當時地位低下,但當他做出應徵使者的決定,並堅決表明自己的態度和看法時,其果斷、機警、坦誠的性格,便為他的出使鋪平了道路,張騫如願被朝廷選中。
張騫深知,出使西域對他而言,是一次改變命運的難得機遇,同時也是一場歸來無期的生死博弈。
在應募的人群中,還有一人渴望透過遠行改變自己的生活,熱切希望自己能夠因此獲得自由的身分,他便是匈奴的俘虜甘父。甘父不僅擅長騎射,同時又可為張騫擔任翻譯,也被選中。
經過嚴格挑選,一百多人被選中出使西域,這些人中有奴隸、有平民,也有軍官和士兵,張騫被封為出使西域的使節,其他人作為他的隨從。不為人們所知的是,他們選擇出使西域的同時,便也選擇了顛沛流離的生活和歸來無期的命運。
今天我們已無法得知,當張騫一行人自長安出發走向西域時內心的所思所想,亦無法得知這群迫切想改變自己命運的人們,在通往未知的路上遭遇險阻時,是否會對自己當初的決定心生疑慮,會不會在自己的腦海中生發出如詩人海子般的慨嘆:遠方,除了遙遠,一無所有。
但張騫和漢武帝大概也不會想到,這場與政治密切相關的軍事策略,會打開一扇溝通中西世界的窗口。一場關於西行的出使活動在東方的宏圖裡逐漸展開,呈現出歷史從未有過的久遠和宏闊。
西元前一三八年(建元三年),張騫接受了自己遙遠又悲壯的使命,同甘父等隨從一起,離開長安,向西而去。他們希望能跨越匈奴統治下的土地出使大月氏,取道隴西,出玉門關向西而去。儘管張騫一行人謹慎行進,但是在匈奴控制下的河西走廊,他們很快便被匈奴騎兵抓獲,並被帶到了匈奴單于庭(今內蒙古呼和浩特附近)。
單于得知張騫一行人欲過河西走廊而出使大月氏,暴跳如雷。
「月氏在吾北,漢使何以得往使?無欲使越,漢肯聽我乎?」
(《史記·大宛列傳》)
一個出使西域的決定,一條遙不可及的道路,在起始不久便令張騫陷入困境,出使西域的計畫難道就此而前功盡棄?等待著張騫的,將會是怎樣的道路和命運?
事實證明,張騫所走的路依舊很長,除了等待,更是屈原式的求索之路,因此用屈子「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命運來形容張騫也十分貼切。大概每一個落魄於他鄉的遊子,面對艱辛難料的世事,都會有渺若栗粟之感,但他們的人格魅力也正是在這如蘆葦般的生命行程裡綻放光輝。
張騫和其他人一樣,被扣留在了荒涼的他鄉。此刻,在他身上並沒有傳奇性的故事,沒有英雄降臨,也沒有智謀祕計,等待成為了他的命運。
單于沒有殺害張騫,而是將張騫扣留在了單于庭,一個遠離故土又遠離大月氏的他鄉,他所要面對的是無盡的艱難和荒涼。張騫之外,除了他的嚮導甘父,隨行的一百餘人的命運在歷史的長河裡隨風飄散。的確,和歷史宏大的腳步相比,他們的命運顯得微不足道。我們不難想像,單于為了拉攏這位從漢朝遠道而來、心懷壯志的使者,想盡各種辦法來對付張騫的情景。後來,在匈奴兵的看守下,張騫和他所剩無幾的隨從做著放羊、打草、挖井的苦工。
幾年後,為了進一步控制張騫,單于為張騫娶了一位匈奴女子;不久,張騫和這位匈奴女子有了兒子。在眾人的眼中,張騫已將自己的根扎在了這裡,對他的看管便十分鬆散。
時間一天天過去,張騫雖已習慣了在遠方荒涼的生活,但這將近十年的日子並沒有在他心裡生根發芽。他安靜眺望,向西遠望,彷彿那遠處的蒼茫裡有他魂牽夢繞的故鄉。張騫在匈奴的監視下,過了十年喪失自由的生活,但他無時無刻不在探聽關於漢朝和大月氏的消息,關於那裡的任何一點微小的動靜,都能牽動他如泉湧般流淌的心緒。張騫看似早已如一池沒有絲毫風浪的湖水,他平靜生活,平靜融入匈奴的日常起居,平靜將自己所有關於大月氏的想法藏在心底。
十年之後,這個看起來已如匈奴人一般的漢人,心裡依舊藏著那個想要回到遠方的祕密。
十年之後,「持漢節不失」的張騫,開始謀劃一場關於大月氏的遠行,他找到了那個對他忠心耿耿的隨從甘父,當張騫悄悄在四望無跡的靜默裡告訴甘父自己的想法時,這個在匈奴的壓迫下滄桑不堪的隨從,混沌的眼神裡有了久違的亮光。兩個堅定的眼神相遇,而後所有堅定的信念和執著的探索化作匆忙的腳步。兩個在自己的使命裡停留了十年的身影,從人們的視野裡消失了,留下身後一地的靜謐和驚嘆。
向西而去,向大月氏所在的方向而去,兩個不屈的靈魂在原野上奔走,內心急切又不失鎮定。
西行數十日,張騫來到了一個叫做大宛(今烏茲別克)的國家。
在張騫被困的十一年裡,我們無從得知張騫的內心,在時間的長河中曾掀起過怎樣的波瀾。面對歷史,我們的推究終顯得輕薄。但毫無疑問,這十年的時光,於那些身陷其中的人而言,裡面更是摻雜著各種複雜的味道,這種心情若用陳子昂的詩句來表達,正是:
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我們可以用「風餐露宿」來形容張騫所經歷的苦難,但終究不能用語言丈量張騫在茫然無期的生命航程裡,所承受的艱難和困厄的重量,在今天看來他離我們很遠,但的確,又很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