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華真經正義》為陳氏見世著作中,唯一有系統性的注解《莊子》之著作,其作與同時期的莊子注疏家比較,陳氏之作以詮解《莊子》義理為主,與清代漢學風氣之影響,學者多以訓詁方法解《莊》,及晚清集大成之風氣,學者多搜羅眾家注解匯為一編,而少有自身之意見不同,陳氏在此學術氛圍之下,以詮解《莊子》之義理為進路,是相當獨特的。
而《南華真經正義》之注解特色乃援引多家思想來詮解《莊子》,約有四家思想風貌呈現於其注解之中,分別為老子思想、道教思想、佛教思想、儒家思想,而後又歸宗於老子思想,陳氏援引多家思想來作注解,也顯示出晚清時期集大成風氣之特色。
作者
陳壽昌
字嵩佺,直隸宛平人。清朝同治年進士,為晚清時期《莊子》注疏家之一,曾任刑部主事、浙江後補道、無錫縣知縣等官職。陳氏著作大多散逸,唯《南華真經正義》有全本流傳於世,亦為其代表著作,陳氏擅長書法,晚年尤長於隸書,書法作品亦有零星流傳,其作品代表為《臨醴泉銘拓本》。
目錄
南華真經正義 21
內篇 21
逍遙遊
齊物論 35
養生主
人間世
德充符
大宗師 111
應帝王 137
外篇 151
駢拇篇 151
馬蹄篇 159
胠篋篇
在宥篇
天地篇 197
天道篇 225
天運篇 241
刻意篇 261
繕性篇
秋水篇
至樂篇 297
達生篇 309
山木篇 329
田子方篇 347
知北遊篇 365
雜篇 391
庚桑楚篇 391
徐無鬼篇 415
則陽篇 445
外物篇 471
寓言篇 487
列禦寇篇 497
天下篇 513
讓王篇 535
盜跖篇 549
說劍篇 565
漁父篇 571
南華真經識餘
釋文補 583
內篇
逍遙遊篇 583
齊物論篇 591
養生主篇 598
人間世篇 599
德充符篇 603
大宗師篇 604
應帝王篇 608
南華真經識餘
釋文補 611
外篇
駢拇篇 611
馬蹄篇 614
胠篋篇 615
在宥篇 619
天地篇 622
天道篇 627
天運篇 628
刻意篇 632
繕性篇 633
秋水篇 633
至樂篇 638
達生篇 641
山木篇 645
田子方篇 648
知北遊篇 650
南華真經識餘 釋文補653
雜篇
庚桑楚篇 653
徐無鬼篇 655
則陽篇 659
外物篇 662
寓言篇 665
列禦寇篇 666
天下篇 666
南華真經識餘 莊列異同 673
附錄 引老子語 697
南華真經識餘 古韻考 703
內篇
逍遙遊篇
齊物論篇
養生主篇
人間世篇
德充符篇
大宗師篇
應帝王篇
南華真經識餘 古韻考 719
外篇
駢拇篇
馬蹄篇
胠篋篇
在宥篇
天地篇
天道篇
天運篇
刻意篇 733
繕性篇
秋水篇
至樂篇
達生篇
山木篇
田子方篇
知北遊篇
南華真經識餘 古韻考 749
雜篇
庚桑楚篇
徐無鬼篇
則陽篇
外物篇
寓言篇
列禦寇篇
天下篇
序/導讀
序
天籟何聞,火傳何指,飛鵬何自夢蜨,何因道德之旨微矣,逍遙之說繼焉,揆厥大端其說有二,乾坤其運處乎,日月其推行乎,化者其圖南乎,知者其遊北乎,聽以氣乎,息以踵乎,泛泛乎其無所止乎,邴邴乎其若有喜乎,能兒子乎,能抱一乎,是皆載營魄、解天弢、示綱維、明竅妙,辨祭祀之非齋擬鑪錘而有造忘適之適,無適非天不言之言,有言皆道上士勤而行之,下士聞而大笑此其說之一端也,有暖姝者,有濡需者,有堅而縵者,有緩而釬者,雉之畜於樊者,鮒之困於轍者,形之為此拘拘者佞之悅夫,役役者貪者懥者惴者佚者漸毒頡滑喬詰卓鷙臠卷傖囊匈匈終日,是惟醒其酲覺其夢啟其幽昏疏其壅哽音以 解之,俾相忘於是非螳怒以規之,使各長其壽命,曲繪甚憂以悚物聽,又其說之一端也。綜斯二說達以三言寄之,無端寓言以悟之假之無忤重以昌之,彌之無迹卮言以曼衍之,亦虛亦實亦隱亦彰,亦奇亦正,亦謔亦莊,恍今惚兮,不主故常自非耳。目內徹言象俱,忘將指履而跡,誤問影而形藏,不且驚若河漢而致歎,望洋也哉。僕本小夫竊聞大理,腐鼠在地,嚇者奚來,驪龍有珠,探之未獲,望北方賢者故國永懷問南郭畸人真君何處嗟嗟敝精神乎。蹇淺我何能無慨然化糟魄為神奇是自其所以乃
光緒十有三年歲在丁亥孟秋之月 宛平陳壽昌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