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家地理雜誌中文版2024年07月 No.272 原住民族逆轉未來
原價:
HK$70.00
現售:
HK$66.5
節省:
HK$3.5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18-25 天
|
|
商品簡介 |
這個月,我們以整期雜誌來探討全球的原住民,《國家地理》的採訪人員深入全球原住民社區,以五篇文章敘述了各地原住民如何守護自己的環境與傳統,並以「薪火相傳」報導講述原住民如何利用傳統知識與新科技來實現進步。「發聲倡權」的欄目則聚焦在原住民族的創作者與領袖人物,檢視他們如何促進我們的思考。
原住民文化的存在提供了現在社會的多元性,提醒我們今日的生活方式和價值系統並非唯一而必然,給予我們更多反思的機會。然而在多數社會裡,原住民族並未受到足夠的重視。而主流社會對原住民族的不平等待遇依舊隨處可見。
臺灣人口組成中,僅有2.5% 為原住民,但這16 個原住民族的存在豐富了臺灣的在地文化,甚至成為臺灣特有文化象徵的重要元素。然而長久以來,原住民在臺灣仍屬於弱勢族群。根據原住民委員會最近一次(2021 年)的原住民族經濟狀況調查報告,臺灣原住民族家庭收入平均僅為全體家庭平均的63%,而總支出僅為全體家庭的56% 。全體家庭的住屋自有率為90.22%,而原住民家庭則僅有76.66%。生活在貧窮線以下的低收入戶人口比率,原住民的比例(5.25%)也遠高於全體人口比率(1.63%)。從教育程度比較,原住民人口高中職以下的比率較全部人口為高,而專科以上的比率則低於全部人口。
這些數據說明,臺灣社會的原住民族明顯是弱勢族群,並未得到與全體人民平均一致的社會待遇。而文化上的歧視,在臺灣仍然時時可見。去年臺大校園出現所謂「火冒4.05 丈事件」(以此標語諷刺原住民入學可加分35%;實際上原住民加分入學者並不占用正常招生員額);臺中一中園遊會出現歧視原住民的諧音攤位名稱等案例,都說明偏差的觀念與歧視心態仍相當程度存在於臺灣社會。
我們希望本期的報導能讓讀者有機會以新的角度看待原住民文化,同時認知到我們的社會對於平等對待原住民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