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障礙、自卑心態、缺乏安全感、極端控制慾……
16個臨床心理案例剖析青少年的內心困境,
解讀孩子的心理矛盾,
探索家庭模式對情感與行為的影響!
▎內容概述
本書收錄了16個在兒童青少年臨床心理治療中的典型案例,這些案例涵蓋了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多種心理問題,如厭學、情緒波動、人際交往困難及自我認同等。從九歲到十八歲的年齡跨度,讓讀者能夠一窺不同階段青少年的心理特徵及內心世界。身為一名臨床心理醫生,作者不僅僅是從專業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孩子,更是努力去理解他們內心深處的困惑、無助、憤怒與悲傷。這本書的核心目的是希望在這些孩子成長的關鍵階段,為他們提供支持與陪伴,讓他們能夠更順利地迎接未來的人生挑戰。
▎案例深入剖析
書中的每一個案例都來自作者親身的臨床經驗,這些故事不僅讓人深思,更讓讀者看到孩子們內心世界的複雜與脆弱。無論是那個被認為頑皮的小男孩,還是與家人抗爭的壞女孩,他們的故事都揭示了表面行為背後深藏的心理需求和情感渴望。透過這些生動的案例,作者希望讀者能夠更加理解和包容這些孩子,並在他們遇到困難時伸出援手,成為他們的依靠。
▎家庭與心理健康
書中除了對個別案例的剖析,還加入了大量的家庭模式分析,旨在展示家庭環境與孩子心理狀況之間的高度相關。作者闡述了家庭模式如何影響孩子的心理「症狀」,並希望能藉此提供讀者一個新的視角,來理解和應對孩子們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阻礙與挑戰。這樣的分析並不是為了簡單地貼上心理疾病的標籤,而是希望鼓勵父母、教師以及心理工作者不要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因為在這個充滿變化和不確定性的階段,孩子們依然擁有強大的可塑性和希望。
▎橋梁與未來展望
本書的成書初衷,是希望在家長、教師和兒童青少年之間搭建起一座理解的橋梁,減少因誤解與失望造成的衝突與悲劇。作者提到,當孩子向父母伸出求助之手卻被無視或斥責,這不僅延誤了治療,甚至可能導致無法挽回的悲劇。華人社會對心理健康的普及仍然不足,許多家長對心理問題的認知落後於經濟發展。透過本書,作者希望能夠推動這種現狀的改善,讓更多人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從而為每個孩子的成長提供更加支持性的環境。
【本書特色】:
本書以作者親身經歷的十六個青少年臨床案例,生動呈現兒童青少年在成長過程中面臨的各種心理挑戰。書中不僅揭示了這些孩子內心深處的情感與需求,還深入分析了家庭教育對孩子心智發展的影響。以通俗易懂的語言解構心理問題,旨在為家長、教師和孩子之間搭建起一座溝通的橋梁,在信任與理解的前提下建立起更親密融洽的關係。 作者
韋志中
心理學者,諮商心理師。畢業於心理研究所,主攻心理諮商與治療。從事心理諮商與心理教育工作20餘年,已出版有《正向心理學的深度解析,6堂正面情緒培育課》、《畫心,繪畫心理治療技術教學案例實錄》、《從敏感到僥倖,無所遁形的40個人性弱點》等40餘部書籍,發表論文90餘篇。
周治瓊
少兒科心理醫生,心理諮商工作室創始人。從事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相關工作5年,共接診患者2000餘人,累計治療時間達5000小時。臨床經驗豐富,能準確分析兒童青少年問題背後的成因,針對性地進行治療;同時擅於結合家庭治療,改善家庭互動模式。發表多篇兒童青少年心理健康及家庭教育論文,協助編寫《青少年心理學》等書籍。
目錄
前言
Story 1 爸爸是賺錢工具
Story 2 媽媽的手就是我的手
Story 3 父母真的長大了嗎?
Story 4 「乖小孩」之殤
Story 5 「壞小孩」之悲
Story 6 文化與家庭之戰
Story 7 「生塊叉燒都好過生你」
Story 8 用生命來爭奪控制權
Story 9 上學為何這麼難?
Story 10 「笨小孩」之盼
Story 11 情緒總是失控,為哪般?
Story 12 你要上廁所嗎?
Story 13 普通家庭的「富二代」
Story 14 希望生病
Story 15 越保護,越自卑
Story 16 頹廢的孩子,是因為懶嗎?
試閱
Story1 爸爸是賺錢工具
「喪偶式育兒」、「雲端配偶」、「詐屍式育兒」……諸如此類的話題近年來越炒越熱,人們紛紛批判爸爸們的不作為、老公們的「大爺」作風。我無意參與到這樣的爭論中,成為女權主義者或是將華人社會中的爸爸批判得體無完膚。
眾所周知,這一現象的形成是有歷史原因的。男女平等了這麼多年,讓我們忽略了幾千年傳統家庭文化對現代社會的影響,但其實,它的影響比我們想像中還要大,還要深遠。這不是某一方完成的角色分配,而是一種共謀和潛意識選擇,我們希望從實際的案例中去探討這種共謀的可能影響,看看這樣的家庭分工,這樣的角色缺位中,是否真的有完全的受益者。
「我爸就是賺錢工具。」這是一個18歲的孩子對他爸爸的評價,他用了一個比喻,表達出爸爸在家庭中的位置,不帶任何情感。
他是因為人際關係問題來找到我的。他18歲,原本應該上高三,但因為休了一年學,現在繼續上高二。他過來的時候剛復學不久,還是無法融入班級,自覺比較有個性,跟同學格格不入。他一坐下來就跟我講到很多自己跟同學的不同,同學感興趣的事他都不感興趣,覺得同學都很幼稚,喜歡看小說、打遊戲、追星,自己一樣都不喜歡,跟他們說話無聊。沒有共同語言,他也懶得找共同語言,加上班裡的同學原本就已經同班一年,中途插入的他顯得很突兀,便慢慢地被邊緣化了。所以,他現在很討厭去學校,很不喜歡這個班的人。他說完這些就沉默了,因為要說的都說完了,而原本一個小時的治療時間,他才只說了不到十分鐘。我尷尬地笑笑,我明白他的意思:我把問題都告訴你了,你趕緊幫我解決吧。
我並不想去做這個拯救者的角色。
同學感興趣的他都不感興趣,這讓我挺好奇的,我於是問他:「那你對什麼感興趣呢?」他說:「電子產品,準確來說是手機。」他喜歡手機可不是喜歡玩手機,或者用手機玩遊戲、看影片那麼簡單。他喜歡的是換手機,跟隨手機廠商出新手機的頻率換手機。他有固定喜歡的幾個品牌,只要出新款,他就換。平均每個月要換兩三臺,且從不買低端機,每一臺大概都要兩三萬元。在休學的那一年時間裡,他光是買手機就花費了近五十萬元。因為經濟條件所限,他有的時候會將舊手機賣掉,換成錢添補著買新的。但手機是一個折舊率非常高的東西,一個手機他用十來天,可能賣出去就要少將近一萬元。不過,他完全不這麼看,他覺得自己用著盡可能少的錢,不斷更換最新款的手機,是一種有經濟頭腦的表現。
什麼樣的家庭有這樣的經濟實力?是家裡有礦嗎?恰恰相反,他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工薪家庭裡,媽媽是家庭主婦,全靠爸爸一個人賺錢。為了獲得更高的薪資,爸爸長期在外地工作,一年可能也就見他兩三面,好的時候會在假期時和家人一起住一段時間,但在他18年的生命裡,爸爸的形象是異常模糊的。爸爸拚命在外賺錢,只是賺錢的速度永遠比不上他花錢的速度,爸爸難免抱怨責備,加上平時相處少,交流少,他印象中的爸爸就變成了一個古板、嚴肅、動不動就打人的凶神惡煞。父子關係異常糟糕,他甚至不願意叫爸爸,只是稱「那個人」或者直呼其名。諷刺的是,他所花的每一分錢都來自爸爸。
因為距離遙遠,爸爸不善表達,長久以來這個父親表達愛的方式就是為孩子買東西。曾經有一次孩子過生日,想要一個遙控飛機,爸爸二話不說,五萬多元的遙控飛機便買給了他。小時候,孩子對爸爸還是有期盼的,等著爸爸回來幫他買想要的東西。而現在,這樣的方式並沒有換來雙方關係的改善,只有要錢時,他才會主動去找爸爸,而且開口簡單直接:「匯一萬塊錢過來。」他說:「那個人除了打罵我,否定我之外,跟我沒有任何交流,我覺得他不在家更好,最好一輩子不要回來。」他說這個話,是他情緒問題嚴重的時候,這對夫妻曾經商量要不要讓丈夫回來,在離孩子近的地方工作,但被孩子嚴詞拒絕,甚至表示爸爸回來,他就離家出走,這個家「有我沒他」。當然,這並不影響他繼續用爸爸的錢。有時候他覺得那個男人實在太討厭了,自己不想跟他說話,於是就找媽媽要錢。我問:「你知道你媽媽的錢是你爸給的吧?」他說:「知道啊,那又怎樣?」是啊,那又怎樣?我無言以對。
這對父母其實自己非常節儉,捨不得吃、捨不得穿,日用都是最簡單的東西,但對於小孩卻是極盡大方,甚至可以稱得上奢侈。從小到大,只要孩子想要,他們都會盡可能去滿足。花錢,成為他們表達愛最主要的方式。他媽媽曾經跟我說:「我跟他爸爸都是農村出來的,小時候吃了很多苦,很羨慕別的小孩什麼都有,所以我們都希望給自己的孩子最好的。」他們想著給予孩子更多物質滿足之後,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會少一些遺憾,將來就會相對順利。我們不在此探討這對父母是在滿足自己的需求還是孩子的需求,有如此想法的家長,在臨床中並不少見,物質匱乏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父母,總是如惡補小時候的自己一般,給予孩子自己曾經夢想中的一切,將孩子培養成「富二代」的標準形象。多年後他們才發現,不知不覺間,孩子將一切看作理所當然,不感恩,不自我努力,像寄生蟲一般賴在家裡,走不出去。
他跟媽媽的關係很親密,這個18歲的孩子,走到哪裡,都要媽媽陪著,包括來做心理治療。他6歲左右和父母分房睡,但是在此期間他的爸爸都是不在家的。他晚上很害怕,媽媽不忍心,有時候也會繼續跟兒子一起睡,直到小學畢業,他才基本能夠自己單獨睡。到18歲了,他還是有很嚴重的分離焦慮,他自己一個人的時候會覺得很恐懼、很空虛,媽媽一出門就擔心媽媽會出事,會不斷打電話給媽媽,問她什麼時候回來。一旦媽媽不接電話,他就變得異常焦慮,一個接一個地打,坐立不安,什麼事也做不了。每個家長都知道需要逐步跟孩子分離,但分離遇到困難的時候,父母的處理方式,會直接影響到孩子接下來的成長過程。在母子分離的過程中,父親的參與尤為重要。遺憾的是,他的爸爸幾乎在他的整個成長過程中都缺席。
跟這個孩子接觸,會讓我不自覺地忽略他已經是一個18歲的成年男孩,總覺得像與十二三歲的小孩相處,跟他說話,感覺他與其他同齡的高中生思維方式總有差距。他很少主動說話,大部分時候都是等著我問,他說自己找不到話題,也不知道談什麼好。不過,他每次都準時過來,當然,媽媽都陪著一起來。他好幾次說:「我不太知道該怎麼跟你表達我的想法,要不然讓我媽媽進來跟你說,我媽媽會說得更詳細,她更知道我在想什麼。」我驚訝起來:「她比你自己還知道你在想什麼嗎?」他低頭想了一下,大約第一次聽到有人這樣問他問題,接著說:「可能吧,反正她說得比我好。」於是,我才知道,從小到大,只要與媽媽外出,有熟人問問題,媽媽都會自然地替他回答,他只需要乖乖地站在旁邊就好了。媽媽總有說不完的話題,寒暄話說得體面光鮮,他很佩服媽媽這一點,對比之下,自己就笨嘴拙舌,什麼都說不清楚,也不會聊天。
他從不主動跟別人聊天,都是對方找他,沒有人主動找他時,他就一個人孤獨地待著。他上學的大部分時光都是一個人度過的。不過,他也不是完全沒有朋友,在國中的時候他幸運地交到了幾個朋友,相對比較順利地度過了國中三年。不過,他的朋友都是女孩子,而且大部分都比他大,他說自己跟男同學聊不來,男同學也不太樂於跟他相處。他說:「我跟女孩子相處比較安心,跟男的總覺得不自在。」他的女性朋友多把他當「閨密」看待,有什麼心事都跟他說,他是個很好的傾聽者。他跟女孩們相處,看起來沒有明顯的性別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