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慣性焦慮」及「反芻創傷」,
活出你真正想要的人生!
熱銷台韓的精神科權威,集結診間和自身經驗的最新力作!
山隱中的療癒師周志建、諮商心理師胡展誥、Podcaster海苔熊、
諮商心理師黃之盈、臨床心理師劉仲彬、愛麗絲閱讀筆記、Apple's 愛閱札記,齊心推薦!
──專為「內耗時代」而寫,找回潛在心理能量的「解放心理學」──
★ 一上市即狂銷萬本!長踞教保文庫、Yes24等韓國指標性暢銷榜。
★ 亞洲讀者強烈共鳴!泰國、越南、印尼等多國版權爭相售出。
★ yes24超好評9.4顆星,剖心力薦:「一輩子,只需要這一本心理書!」
總是努力調整想法,痛苦卻沒有減少?
翻遍過往的傷口,也找不到釋懷的答案?
我們為了找到出口,反覆深入探討自己的負面情緒,
但多年過去了,為什麼仍在原地打轉,沒有任何改變?
被混亂的思緒和情緒淹沒時,會讓人失去主導人生的能力,
越是在焦慮、自我質疑、無力感中打轉,越是找不到方向。
因此,想要認識真實的自我,度過更自在快樂的人生,
我們最需要學習的,其實是「關掉過度思考」的方法!
清空雜訊,才能看見真正的自己,才能讓掌控權回到手中。
在這本書中,沒有撫慰心靈的溫暖雞湯,也不安慰受傷的內在小孩,
提供的是每天面對無數身心患者的韓國精神科權威,
在接連痛失雙親後,從低谷中振作的實際行動,
以臨床經驗結合親身實踐,鬆開內耗的35個解放練習:
˙跳脫自我折磨的內耗思考模式
˙找回建構強大內心的潛在力量
˙認識真實自我,設定自己想要的人生
˙重整人際圈,建立舒適自在的正向關係
˙發現生活的喜悅,盡情活出自由生命
每天幫自己往前推進一點點,找回生活的意義與熱情,
請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改變──生命波瀾,但你比想像中更強大。
◎來自讀者的熱烈好評!
「這本書讓我意識到自己正陷入負面情緒的循環,也幫助我發現自己其實可以很堅強。」
「對於想要改變現況的人來說,這是一本真正需要的書,不只是迎合大眾的內容。」
「我覺得它和其他心理勵志書不一樣,給出了很實際的建議,我感覺如釋重負。」
「我看很多心理類的書,雖然有短暫的撫慰作用,卻沒有什麼改變。但這本不同,它確實緩解了我的挫折感,也在實質上推動我前進。」
◎台灣心理專家,齊心力推!(依姓氏筆畫排序)
「想得太多,做得太少,是苦惱的來源。可是要如何讓自己有動力,開始做一點事情?這本書協助你按下腦中的暫停鍵,每天幫自己往前推一點,如果痛苦暫時不會消失,就起身朝『做點什麼』前進吧!驚喜,就在前面等你。」──Podcaster/海苔熊
「『保留自我而不耽溺在自我中心』這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從身心症狀回推我們該怎麼活,最終都希望人們能擁抱更多身心健康平和的幸福感,這本書一語道破現代人的掙扎和拉扯、希望和可能性。」──諮商心理師 暢銷作家/黃之盈
「出乎意料地,這是一本紮實的心理治療入門書籍,但寫法十分親切,無論是接受治療或進行自療,都需要這份前情提要。」──善言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劉仲彬
「不反芻過去,而是專注現在,活出自我,並重啟人生主導權。全醫師溫暖而堅定的書寫癒療了我。若你常感到焦慮,這本書便為你而寫。」──愛麗絲閱讀筆記
「書中給了智慧和啟示:當我們把注意力從自己身上轉移,開拓視野,與他人互信,獲得餘裕和平衡,活出真實自己時,生活將更加充實美好。讓善意連接彼此,創造豐富的人生。」──「Apple's 愛閱札記」臉書粉專經營者/鄭如惠 作者
全美暻 Jun Mee Kyung
精神科醫師。
目前擔任「早安身心精神科診所」院長(www.goodmorninghospital.co.kr)。
主要專攻成癮的領域,曾在SBS電視台《緊急出動S0S24》、《沒關係,跟姊姊說吧!》等多個電視節目中擔任顧問,並經營YouTube頻道《Dr.全美暻的知識頻道》。
著有《脆弱的假自尊》(采實文化出版)、《你可以有情緒,但不要往心裡去》(大樹林出版)、《你的愛情就像你自己》(如何出版)、《下班途中的人文課(共著,暫譯)》等。
本書集結作者長年在精神科診療過程中,與人們互動的觀察與體悟。
儘管現代人對於心理的意識提升,內心卻仍然受困於習慣性自責、反芻傷痛、擔憂未發生的事……而這些,都是來自「過度思考」的傷害。
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我們需要改變偏頗的心理狀態。
這本書便是為此而寫,希望大家都能找回潛在的心理能量,讓幸福回歸手中!
譯者
余映萱
政治大學韓國語文學系畢業,
現為自由職業者,擔任韓文老師、韓文翻譯和活動主持人。
queenaforw@gmail.com
目錄
【作者序】我在精神科診間的日子
第1章 跳脫自我折磨的內耗思考模式
──過去與未來,對「現在」都無關緊要
過度聚焦在自己身上,也是一種侷限
努力調整想法,問題卻沒有獲得解決
空虛感沒有辦法靠他人填補
翻遍過往的傷痛,就能找到答案嗎?
在投射中持續搞砸的關係
如何恰如其分地看待自己?
只要現在過得好,過去就會變得無關緊要
第2章 找回建構強大內心的潛在力量
──在獨立思考與判斷中,重啟人生的主控權
有些放棄比挑戰更加耀眼
選擇價值,比選擇方便更有意義
你的壓力,取決於你如何思考
重點是「我」,不是「我們」
別用「無可奈何」詮釋自己的人生
擁有價值觀與原則,才能使人自由
活得越真實,內在越強大
吸引力法則的基礎是努力
第3章 認識真實自我,設定自己想要的人生
──追逐愛與肯定的過程中,如何不失去自我?
內心強大的基本條件
仰賴他人無法獲得的力量
時常感到失落的人們
焦慮時,去跑步吧!
在知足和野心之間找到平衡
只做符合自己價值觀的選擇
擺脫煤氣燈效應的心理操縱
愛與認同,是雙向的互惠關係
第4章 重整人際圈,建立舒適自在的正向關係
──將重要且有限的時間,保留給「有意義的人」
明知道有毒,為什麼不躲開?
九成以上的煩惱都是來自人際關係
徵才都要面試,徵友為什麼不篩選?
人生第二季的角色分配
帶來愉快生活的人們
控制的地獄中沒有倖存者
你有不理解他人的權利
第5章 發現生活的喜悅,盡情活出自由人生
──做自己的生命主宰,串連每個屬於自己的幸福瞬間
消滅空虛感的最佳解方
與人建立良好連結的共感能力
因他人受到傷害,也因他人獲得療癒
只是專注去喜歡而已,世界就開始發光
僅此一次的人生,盡情享受吧!
序/導讀
作者序
我在精神科診間的日子
2022年,我失去了父親,不久後又失去了母親。被診斷為胃癌四期的父親,雖然一直堅強與病魔抗戰,病況卻在某個瞬間突然惡化。每當去探望父親時,看到他因病而痛苦不堪的模樣,就會使我心煩意亂、無法集中精神做家事,也無法好好處理診所的事務。
在填寫安寧緩和醫療申請書的那天,我無法抑止內心的自責和悲傷,回到家後大哭了一場。父親的病情一天比一天堪慮,我們全家人都很害怕來自醫院的電話,總是成天處於極度緊繃的狀態。
躺在病床上的父親說的每句話,似乎都成了給我們的遺囑。
父親交代身為子女的我們,要好好照顧因為腦出血身體不適的母親;他也交代母親,希望她吃得飽、穿得暖,不要總想著節省開銷。我在父親面前為了不讓眼淚落下,努力睜大眼睛、假裝開朗,但等到探病時間一結束、離開醫院大廳那一刻,我的淚水就開始潰堤,常常整個週末都在哭。
直到有一天,醫院通知父親病危,要我趕緊過去一趟。我立刻飛奔了過去,也就在那天,父親永遠離開了我們。
父親總是竭盡全力照顧家人,我完全沒有任何有關父親不好的回憶。母親腦出血後智力退化到孩童程度,但父親依然扮演一個好丈夫。即便處於艱難的手術和抗癌治療的過程中,他也始終是一個成熟的人,從未對周圍的人發脾氣。
父親離開後,我感受到的悲傷遠比預期的還要深刻,與父親別離的過程也比我想像中還要艱難。
在我還無法從悲傷中走出來的時候,另一波悲傷卻又席捲而來。在父親去世的十天後,母親因第二次腦動脈瘤出血動了緊急手術,躺在加護病房好幾週,最後去了父親身邊。
也許是一直以來琴瑟和鳴的父母,捨不得讓其中一人孤獨離去;也許是因為父親始終掛心著仍在世上的妻子;又或者是因為父親不放心將母親交給子女們……我不知道具體的原因是什麼。有人說這是真愛,也有人說我的父母很善良,不想讓子女受苦。
這本書是我在送父母離開後所寫。當時雖然可以向出版社要求延後截稿,但我需要一些壓力來激勵自己做些事情。我想反正也睡不著,於是每天清晨就坐在書桌前專心寫書。
湊巧的是,這本書的主題也正是我想對自己說的話。
我在書中提及的人們,症狀就跟當時的我一樣。對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失去了興趣,我蜷縮在被子裡,對抗著湧上心頭的無數負面想法,我的身體像被水浸過的棉花軟弱無力,也失去了喜怒哀樂的情緒。
我將自己沒有及時行孝的過往一一挖出並深深懊悔著。我自責當時沒有提早安排母親做腦血管檢查,也沒有幫父親做內視鏡檢查。我當不成一個好女兒,也當不了一個好醫師,對於這樣的自己感到極度憤怒。身為精神科醫師的我,當時親身經歷了病患們的各種症狀,人生徹底崩塌。
回顧我在診間遇見的人們,大致有三個共通點。
第一, 不斷反芻自己的過往創傷。認為現在的自己之所以痛苦,都要歸咎於過去發生的某些事件,並以此定義自己的人生、沉浸在悲傷之中。
第二, 不斷思考自己為何如此痛苦,並深入挖掘自己的問題點。「我為什麼這麼沮喪、焦慮呢?」在深入探索的過程中,又變得更加憂鬱不安。
第三, 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活,感受到龐大的空虛感,喪失了想要探索人生意義和價值的動力。
這些人不斷反芻記憶裡模糊的過往,並試圖從中找到導致現在如此痛苦的根源。當他們聽到專家表示「你之所以這麼痛苦,是因為年幼時沒有與父母建立良好的依附關係」便感到如釋重負,認為生命中的難關終於獲得解決,並產生「既然已經找到原因了,現在一切都會好起來」的想法。
然而奇怪的是,人們總是會再次重蹈覆轍,就像傀儡娃娃一般,彷彿有個看不見的人正在操縱自己。例如,有人總是遇到不好的對象,在一段段坎坷的戀愛中載浮載沉;有人則是無論在物質或情緒上,都無法脫離父母的控制。人們最常對我說的話就是「你說的我都懂,但做起來很困難」,因為當我們被腦海裡的思緒和情緒吞噬時,便會喪失主導人生的能力。
在被混亂的思緒和情緒淹沒時,我們需要的並不是徹底分析自己的心理狀態,也不是安慰受傷的內在小孩,而是要關掉過度思考的開關,正面解決心理上的不適。當然,內心處於嚴重虛弱的內耗狀態時,要關掉過度思考的開關絕不是件容易的事。但是,透過仔細觀察來訪的人們,我發現了一件事──其實我們都擁有擺脫內耗的能力。
我們往往比自己以為的更加強大。曾經不斷反芻過往創傷的人,現在也能對未來懷抱夢想,並訂出下個階段的計劃;曾經被父母「煤氣燈操縱」而失去主見的人,現在可以勇於結束有毒的關係;曾經因為不知道為何而活、哀嘆生活空虛的人,現在發現了生命的意義和目的,重新找回活下去的熱情。正如班傑明‧富蘭克林的名言:「生命真正的悲劇不在於我們缺乏足夠的優勢,而在於我們無法充分運用早已具備的一切」。
我們生活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透過每時每刻的選擇來建構人生。人們根據自己所選擇的生活方式,以及看待世界的心態,活成渴望的模樣。即使是看似無解的人際關係、環境條件,同樣可以由我們主動改變和調整。
透過這本書,我想要告訴大家,我們絕對有能力奪回人生的主導權、掌控生活,並解決心理的困擾。不要持續糾結於焦慮、憂鬱和敏感,唯有了解現況、主動執行、採取行動,才有可能打破過去固有的模式。
這本書,是為了讓你發掘自己潛藏的心理能量和主導力而寫:
第一章,我會探討如何停止「內耗思考」的習慣。透過另一個視角,取代「過度聚焦自身狀態、長期反芻創傷、提前擔心未來」的內耗思考習慣。
第二章,談論的是如何達到心理獨立的狀態。只有具備獨立思考和判斷的能力,才有機會主導自己的人生。
第三章,讓我們一同學會面對讓人煎熬的情緒。當出現「自責、後悔、失落、焦慮、渴望被認同」等情緒時,我們有哪些應對方法。
第四章,如何解決大家最困擾的人際問題。分享身為精神科醫生的我最常給予的建言。複雜的人際關係令人頭痛,因此,我們需要培養看人的眼光,將值得深交的人留在身邊。
第五章,探討如何與社會建立連結、活得自在充實。當你已經擺脫了折磨自己的思考習慣,也發掘出內在的主導力,就來到投入新生活的時候了!
不過,如果你期望在這本書中得到溫暖的慰藉,我可能會讓你失望。因為我希望透過這本書提供的是更務實的建議與方法,而非心靈雞湯。我想讓你知道,你一定能跳脫現在無助、無力的狀態,請相信自己絕對有能力改變;你一定能夠發現自己內在的心理能量,因為你遠比自己想像中更加堅強和勇敢。
2022年,是我生命中最艱難的一段時期,但在寫下這些文字的過程中,我的心也一點一滴逐漸復甦。人只要擁有一顆堅定的心,就能夠帶來改變。當我領悟到這一點後,再次產生了振作的勇氣。我衷心期盼,這本書也能帶給你同樣的勇氣。
試閱
第 1 章
跳脫自我折磨的內耗思考模式
──過去與未來,對「現在」都無關緊要
過度聚焦在自己身上,也是一種侷限
一名康復中的憂鬱症患者曾跟我說過:
「我覺得我現在很單純。餓了就吃飯,累了就睡覺。不管別人說什麼,我都左耳進、右耳出。之前完全不是這樣,常常翻來覆去、胡思亂想。只要別人說了什麼,我就會一直反芻思考,為什麼他會說出這種話?我做錯了什麼?我以後該怎麼辦?別人的言語總是在我腦子裡吵吵鬧鬧。現在不是這樣了,現在的我感到很輕鬆。」前來看診的憂鬱症患者們,常常表示自己雖然全身癱軟無力,腦袋卻是馬不停蹄的運轉著。
如果把負面情緒
放在第一順位
慧妍的腦袋時常轉個不停,她認為自己是個失敗者。沒能進入理想的大學、理想的公司,也沒有談過穩定的戀愛。當焦慮湧上心頭時,便會試著找出自己的人生究竟是哪裡出了錯。
出生在雙薪家庭的她,年幼時曾經被託給外婆照顧一整年,她認為自己的依附模式因此出了問題。還有,國中也曾受過霸凌,或許是從那時候開始,人生就成了一團亂。慧妍常深陷於過往的泥沼中,一遍又一遍回想起不幸的往事,其中烙印著自責、自卑、憤怒和羞愧等情緒。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與身邊的人相處融洽、個性很無害,然而只要深入瞭解,就會發現慧妍是因為不喜歡收到負面回饋,才在表面上迎合他人,她其實一點也不在乎別人的想法。儘管本性敏感又挑剔,但這一面只有家人知道,絕對不會展現給同事或朋友看。跟其他人相處時,她常常使用「哇!」、「太厲害了!」、「真的嗎?」等讚嘆詞,但是裡面卻沒有靈魂,只是為了應付當下而做出的反應。
慧妍有她自己的理由。
她認為自己的思緒錯綜複雜,沒有空間給其他人或外界的事物,腦中總是充斥著以「我」開始、以「我」結束的內容。她常常在想:「我能做好嗎?」、「這要是出了問題,會算在我頭上吧?」、「如果有人批評我,該怎麼辦?」種種擔心佔據了腦袋。
如果將注意力集中在同一個角度,就沒有辦法從不同的角度看到世界的模樣,只會將外界區分為「對我友善」和「對我不友善」兩種。慧妍沒有意識到自己這樣的慣性思考模式,一旦開始陷入負面的思緒中,就會無限循環、耗費大量精力,結果負面想法又引來更多的負面想法。
我周圍有很多這樣的人,像是專家一樣,深入研究自己的負面情緒。他們熱衷於閱讀心理學相關書籍,在閱讀時,雖然覺得自己通透瞭解,但闔上書籍,腦中卻記不起任何內容。他們也會訂閱心理健康的YouTube頻道,搜尋「克服焦慮的方法」、「絕對不該結交的朋友類型」等主題。然而,過多的心理知識反而綁手綁腳,只要有人對自己特別友善,就懷疑對方別有居心;對於別人隨意說出口的一句話,也會賦予意義、過度解讀,常常陷入自己的小圈圈中,造成情緒內耗。
當一個人全然專注在自己身上時,很難認知到自己、他人和世界其實處在同一艘船上,容易喪失正確辨別的能力。在過度聚焦的眼中,自己過去的痛苦經歷是最重要的,自己的負面情緒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
儘管為了理解自己的情緒而不斷努力挖掘、尋找焦慮的根源,卻只有在當下可以短暫獲得理解和安慰,這樣的力量不足以使人活在當下、自我成長和自我拓展。人類擁有無窮的自主性、意志和能力,但光是深入挖掘過去、焦慮並不斷反芻,是絕對無法培養出這些能力的。從二十歲起就一直被同樣煩惱困擾的慧妍,花費了超過十年,仍在原地打轉。
有意識地
與「自己」保持距離
我們,尤其是在這個資訊爆炸的年代,更需要練習的是「減少思考自己的事情」。自我反省是必要的,唯有反思自己的行為才能解決問題。然而,「反芻思考」不一定能得到良好的解方,也不一定能讓人變得更好。
無謂的想法常造成情感消耗和精力耗損,複雜的想法則會引發更複雜的情緒。當腦中充滿「自己」時,負面的想法很容易隨之而來。回想過去時,伴隨的是後悔和自責;思考未來時,不自覺浮現焦慮感。這時,越努力不自我貶低,就越被負面的想法吞蝕。「腦中的所有想法都有深刻的含意、有偉大的真理」,請放下這樣的觀念。
試著有意識地與自己保持距離吧!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養成「轉移注意力」的習慣。感到憂鬱時,如果一直在意自己的憂鬱,心情會好轉嗎?完全不會。大多數人應該都經歷過,在心情低落時出門散步、看電影或與朋友相聚,結果回家後,完全將本來在沮喪的事情拋在腦後。
根據哈佛大學社會心理學家丹尼爾‧ 韋格納(Daniel Wegner)提出的「白熊效應」(white bear effect)理論,當我們聽到「不要去想像一隻白熊」時,腦海中反而更容易浮現白熊的模樣,這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刻意去想像一隻黑色大象或一隻黃色金絲雀。
為了擺脫過度的自我耽溺,我們應該要專注於當下。試著有意識地不去專注在過往的不幸以及對未來的擔憂,將自己拉回此時此刻。在喝咖啡時,就專注於咖啡的香氣和味道;在傾聽朋友的煩惱時,就全神貫注在朋友的心情;在參觀畫展時,便嘗試理解藝術家的世界,由衷發出讚嘆。
這需要練習。但只要慢慢練習,世界上的美好事物將會逐漸映入眼簾。我們將能夠感受到朋友的真心、看見櫻花的美麗、聽見音樂的動人,這麼一來,才可以在享受世界的同時,活出真正的自己。
時常感到失落的人們
有時候特別容易感到失落。
例如分手後想找閨蜜爛醉一場,卻被以「今天工作太忙」回絕,瞬間跌到谷底;千辛萬苦訂到朋友想要的限量商品作為生日禮物,但自己的生日卻被忘得一乾二凈,沒有收到任何禮物,失望的心情難以言喻;整個週末卯起來加班,主管卻硬要挑出報告中的小錯誤,空虛感更是猛烈襲來。
因為對他人抱有期待而產生的失落和不悅,與我們潛在的期望有關。當對方打破我們的期望時,這些情緒就會紛紛湧現出來。
舉例來說,假設在你的認知裡,感情很好的夫妻都會在彼此生日時用心準備禮物,偏偏今年丈夫工作繁忙,沒有準備你的生日禮物,那麼這個「認知」就被打破了。一旦這個認知被打破,就不只是「沒有買禮物」而已,而是會被進一步解讀成「原來我們不是一對恩愛的夫妻」,或者演變成「丈夫對我的愛已經冷卻了」。
在沒有意識的情況下,我們的心中常常存在很多的認知。例如「一定要在某個年紀前去留學,並且在某個年紀畢業」、「三十歲一定要存到第一桶金」等,要求自己遵守這些認知。只要求自己,不勉強他人符合自己的認知倒是還好,問題在於我們與其他人建立關係時,也常在無意間向對方提出這些認知的考題。
「大學同學一定要感情很好」、「情侶間必須記得100天、200天、300天紀念日,而且要好好慶祝」、「職場同事私下也要有好交情,這樣工作才會順利」等想法,如果只停留在「期待」的話影響不大,但如果認為是在「理所當然」的範圍內卻沒有達到時,我們就會產生無比的失落感,甚至因此感到憤怒。
有些時候,我們會把自己投射到對方身上,認為對方也應當遵守這些認知,誤以為對方跟自己擁有一樣的想法。例如,一位認為「絕對不該離婚」的丈夫和一位認為「離婚也是種選擇」的妻子,每當發生嚴重爭執時,妻子就會吵著要離婚,而丈夫則堅持不離婚,夫妻之間的情感衝突越演越烈。
隔閡之所以會產生,就是因為固執己見,沒有仔細審視對方的認知,認為只有自己才絕對正確。與他人發生衝突時,最優先該做的是「檢視對方的想法」。需要瞭解對方的認知,和自己有哪裡不一致,並思考是否有妥協的餘地,如果有,能夠妥協到哪個程度。
你的認知
不是我的認知
除了每個人的認知不同,每個社會、每個時代共通的認知也不盡相同。「以個人為中心」的西方社會認知,和「以團體為優先」的東方社會認知就有所不同,例如孩子畢業後獨立生活,在西方是很理所當然的文化,但在東方社會中,父母和成年子女可能依舊同住,情感連結也更為緊密。
夫妻關係也存在著文化差異。與西方不同,同性婚姻合法化和婚前同居在韓國並不普遍,只有異性婚姻是合法的。面對安樂死的問題時也是如此。有些國家以法律積極保障安樂死,而有些國家僅同意生存機率渺茫的癌末患者,或者無法進行延命治療的臨終病患,可以在法律保障下消極的安樂死。然而,隨著時間流逝,韓國社會對安樂死的呼聲也越來越高,認為法律應允許積極的安樂死。
我們所生活的世界中,每個人都擁有多樣化的認知,社會、文化和時代價值觀也與這些認知共存,並隨之變遷。
社會價值觀和個人的認知會相互影響。因此,沒有任何一個認知是絕對的,尤其當這個認知不只關乎自己,同時也跟他人有關時更是如此。因此,我們不該強迫他人回應自己出的考題,自己的考題應該由自己負責。這麼一來,我們才能擺脫失落的情緒,重獲自由。
你有不理解他人的權利
「那個人為什麼要這樣?」
「你怎麼可以這樣跟我說話?」
「他太自我中心了吧?」
每當我們遇到言行過分的人時,心裡都會冒出這類疑問。假設地點是在學校或公司等公共場合,那倒不礙事,只要離開那個地方就可以拉開距離。最難以忍受的是在親密的關係中遇到讓人不舒服的狀況,舉例來說,面對家人時,心中反覆想著:「為什麼媽媽要把氣出在我身上?」「為什麼老公對我說話這麼刻薄?」「為什麼老婆完全不聽我說話,永遠只有她說的對?」每當家人讓我們感到困擾時,我們往往會強迫自己去理解對方。
為什麼面對造成我們困擾的人,我們卻需要努力理解對方呢?有時候,與其說是真心在乎對方的心情,其實我們更想確保的是「自己選擇原諒和接納對方」的合理性。例如,有些人在伴侶外遇時好奇伴侶「為什麼這樣做」,其實是出於需要一個理由來原諒對方。為了理解他人,我們最常使用的方法就是聆聽他人一路以來的故事,藉此推測他們現在之所以如此,可能與過去遭受過的傷害有關。
事實上,「過度」努力理解他人,只會讓我們變得更加疲憊,白白浪費能量。在人際關係中,我們需要的是客觀看待整個狀況的能力,而非總是深入他人的故事裡。
藏在「諒解」背後的
隱性暴力
我們與他人建立關係,是此時、此刻、此地的事情。難道因為老闆兒時曾遭受家暴,就能隨意辱罵下屬嗎?難道因為今天早上和伴侶吵架,就可以對同事亂發飆嗎?即使主管原生家庭不睦,現在又與妻子不合,仍然不能理直氣壯發洩怒火。這就如同在路上被陌生人打巴掌,卻過兩條街才開始哭哭啼啼,實在莫名其妙。連本人都無法消化的情緒垃圾,更不應該期待別人來處理,我們也沒有義務去承接他人的情緒垃圾。
話雖如此,生活中還是常遇到被迫得理解別人的情況。假設你很渴望在職場上有所表現,所以經常犧牲週末加班工作,卻發現自己在人事稽查中落馬,明明應該輪到你升上課長,主管卻讓老闆的家族成員接任該職位。這時,當主管告訴你:「你也知道,老闆本來就很照顧家人嘛!請你多諒解。」聽到這些話的你,有什麼感覺呢?
我們經常在無意間使用「請諒解」這句話,但這句話其實帶有暴力性。因為「諒解」是強迫不來的,「請諒解」表面上聽起來是在建議對方「包容現況」,但實際上卻跟霸凌沒兩樣,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是「你應該放棄你不舒服的情緒,也放棄認為一切很不合理的想法」。美國心理學家曼紐爾. 史密斯(Manuel Smith)有句名言「你有權利選擇不理解他人」,或許我們更需要銘記的是這句話。
沒必要放大他人
也沒有必要縮小自己
身為一位精神科醫師,基於職業需求,需要努力去理解每一位病患。但除了像我這樣的特殊情況之外,每個人只需要理解自己的故事就夠了。
「為什麼我離不開愛出軌的丈夫?」、「為什麼我這麼依賴丈夫?」比起反覆思考這些問題的答案,我們更需要做的是深入理解自己。「為什麼我無法好好表達想法,總是看別人的臉色?」、「為什麼負面的聲音讓我這麼痛苦?」我們應該花時間理解自己。但現實中,我們總是顛倒過來,努力理解那些侵犯自己界限並粗魯對待我們的人,卻不願意檢視自我。我們的情緒正在吶喊「我好不舒服!好痛苦!」,我們卻選擇關上耳朵。
若過度關注來自他人的負面能量,就會使自己內在的正面能量枯竭。在我們的腦海中,擅於剖析狀況和整體脈絡的客觀與理性,其實比想像中還沒有存在感。
只要不放棄自己的客觀與理性,只要好好思考,也許就會看見「對方多無禮,我多冤枉」的事實,而我們卻不斷試著理解對方,一味從中尋找自己的錯誤。試著用客觀且合理的角度,來看待他人和自己的情緒吧!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在這個共存的世界中感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