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生命的關鍵力量:醫療幕後英雄醫工師
 
作者: 朱乙真, 黃筱珮, 邵冰如 
書城編號: 28949481

原價: HK$160.00
現售: HK$152 節省: HK$8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天下文化
出版日期: 2024/09
頁數: 288
ISBN: 9786263559370

商品簡介
他們是醫療儀器設備的「醫師」 被稱為「醫工師」
從透析用的逆滲透純水
到尖端的質子治療儀、重粒子放射治療儀器
醫工師每天照顧醫院上千項醫療儀器與設備 全年無休

每一位病人 從走進診間醫院 到順利康復
每一個健康的團聚 都少不了醫工師的默默付出
他們是促進醫學發展、搶救生命不可或缺的白色能量
他們展現超高效率、使命必達 是醫護的最強後盾!

▎專業推薦 ▎

醫工人和醫事人員在健康醫療工作崗位上是堅實夥伴關係,彼此間密切合作是確保醫療服務高速有效運行的關鍵點,請民眾在接受醫療服務的同時,也不吝為醫工人加油打氣。
——邱泰源.衛生福利部部長

台灣醫工部門從醫院裡不起眼的小單位,發展成為如今醫院、學術研究與產業中舉足輕重的專業部門。這樣的成果,有賴於每位醫工人的堅持、奉獻與對生物醫學工程的熱情。
——Ratko Magjarević.國際生物醫學工程聯盟主席

醫工是跨越醫學與工程的專業,台大醫院很幸運,擁有來自台灣大學理工科系和醫學院的學術資源,培育出一流的醫工人才,多年來台大醫工部也為臨床的醫療品質、病人的健康與安全,做出無數貢獻。
——吳明賢.台大醫院院長

期待透過本書的出版,讓醫工人的專業被更多人看見;也期許政府能重視醫工師為國家重要人才資產的一部分,國家證照制度能早日納入醫工師,讓台灣的醫儀管理機制與國際接軌,往前邁進。
——賴健文.中華民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理事長

醫工師,如同醫療與精密機器的調和者,當第一線醫護工作者肩負起搶救生命、與死神拔河的艱困任務之際,這群無聲付出的人在大大小小事件中不曾缺席,更是醫護人員與病人生死拚搏時的最強支柱。

他們的任務繁多,包括:
●照顧醫院內數千台醫儀設備的「生病老死」在分秒必爭的手術室中,搶修突然故障的儀器,讓手術能順利進行
●天災、疫情時搭建野戰醫院、緊急醫療屋,即時調整病房規劃、強化防疫措施
●發揮創新精神,研發出改善臨床流程的醫療設備
●是醫院採購醫療設備的守門人,從評估、交貨到驗收都少不了他們
●參與先進貴重醫儀設備的建置與運轉
●當資源不足時,還得身兼醫工、工務和總務,大小事都難不倒
●甚至還遠赴海外友邦,面對停水停電、疾病威脅和動盪不安的政局,安裝維修儀器並打造國家級醫院
本書記錄下這些充滿熱情與使命感的醫工人,從維修現場到醫療現場,從醫院到跨領域創新的精采故事,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他們沉默身影背後的拚搏、汗水與喜悅。或許他們只是小小的螺絲釘,卻是醫療產業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更是守護你我健康的堅實力量。

作者

朱乙真

美國南加大公共政策及管理碩士畢業,在美國採訪主流新聞多年,熱愛新聞工作,曾任《遠見雜誌》資深研究編輯兼記者,《未來Family》雜誌特約主編,合著有《與未來共榮》、《一群人,讓這裡更美好》等書。


黃筱珮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資深文字工作者,曾任《台灣日報》、《中國時報》記者,合著有《樸實的精采》、《全齡顧齒攻略》、《訂製你的無病生活》等書。


邵冰如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畢業,曾任職《聯合晚報》、《聯合報》、美國《世界日報》,著有《為一切人成為一切》、《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合著有《勇敢不放手》等書。

目錄



攜手成就健康台灣 /邱泰源
台灣生物醫學工程的成長 / Ratko Magjarević
共同成就與疾病作戰的勝利/吳明賢
傳承價值與精神,展現台灣醫工發展成果/賴健文

前言
從清晨到午夜的守護

第一部 健康的推手
1跟上世界的腳步 全台第一個醫工室成立
2多元斜槓 醫院裡的軍師兼戰將
3安心支柱 專業變服務,做醫護的後盾
4深耕互信 開刀房裡的危機處理專家

第二部 堅實的力量
1守護者聯盟 每個神預測都來自超前部署
2遠鄉特攻隊 機動應變,保障民眾健康
3山地衝鋒隊 以一當十的幕後英雄
4跨海救援者 讓醫療聖火在世界蔓延

第三部 不一樣的精采
1高階管理者 好用又有用,愈走愈寬廣
2關鍵技術者 走向臨床,推動醫學進步
3開疆闢土者 做好專業,提升醫病福祉
4跨域的火花 邁出去,目標就沒有那麼遠

結語
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工作

試閱

書摘1

前言
從清晨到午夜的守護

有一群人,他們會在清晨時分衝進醫院;有一群人,他們會在午夜時刻在醫院中穿梭;有一群人,他們得趕赴山區、離島,還要參加醫院重要採購會議;有一群人,正在實驗室中致力研發創新的醫療器材……,這群人,如同緊密咬合的齒輪,匯聚了醫學與工程的專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叫做「醫學工程師」,又稱「醫工師」。

半夜兩點鐘。

北部某醫學中心的醫工師接到急診室電話,一台正在進行中的腦中風手術,術中血管攝影儀器突然罷工,手術無法進行。他從床鋪上跳起,緊急趕回醫院,在主刀醫師殷切火熱的眼神中,迅速修好儀器,讓手術得以繼續。

他不是此時院裡唯一還沒睡的醫工師。台灣時間凌晨三點鐘,他的另一位同事正在美國的精密儀器原廠,進修最新的維修保養訓練。

工作就是在「旅行」

上午七點五十分。

一位配合政府遠距診療政策的醫學工程業務工程師,拖著行李箱、身上背著大背包,剛從台北搭乘最早班的飛機抵達澎湖馬公機場,準備從馬公再搭一個小時的船,才能抵達被稱為「離島中的離島」的望安鄉將軍嶼,保養遠距診療門診的醫儀設備。

同樣「工作即旅行」的,還有某山區醫院的醫工師,一早就開車行駛在路況不佳的蜿蜒山路上,準備前往距離醫院七十多公里遠的部落,因為部落裡山地醫療站的醫儀設備正等著他去維修。曾經有長達三、四年,他都是院內唯一的醫工師,要照管三十多個部落山地醫療站。

清晨八點半。

南部一所醫學中心,某神經外科主任的第一台刀,設備出狀況,腦瘤病人躺在手術檯上,常駐開刀房的醫工部同仁滿頭大汗緊急搶修之際,又接到另一間心臟外科微創手術開刀房的緊急呼叫,說止血用的電燒機無法和達文西機械手臂配對,只能暫停手術,等著他去修復。

上午十點鐘。

另一所公立醫學中心的年度採購評估會議正在進行,列席的除了院長、會計部門,還有醫工部。臨床單位提出購買電腦斷層掃描儀的採購需求,醫工部主管開始思考:要買什麼品牌?哪個年份?造影需求為何?零件貴不貴?醫院的預算有多少?若臨床單位認為醫工部太刁難,他還得充當醫師和醫工師的溝通橋梁,幫助雙方盡快建立交集與共識。

上午十一點。

一位知名醫材公司老闆踏入直營門市,默默觀察顧客如何反映他們的需求或困擾,同時思考未來研發方向應該如何精進。


馬不停蹄的奔走

上午十一點半。

某位心臟醫學權威正在進行一場長達八小時的心臟手術,團隊成員還包含一位體外循環師(簡稱體循師)。他從術前就要仔細建立體外循環管路,維持病人的生命,術中更要做好心臟保護,讓心臟維持低溫冬眠的狀態,同時嚴密監控病人的各項生理參數,包括:血壓、血液氣體分析等,整個過程至少需要兩、三個小時。

下午一點鐘。

一位癌症病人正在重粒子癌症治療中心接受治療。治療團隊中的運轉員,負責維持現場儀器設備的穩定運作,讓病人能順利完成治療。

下午兩點鐘。

台灣南部一間知名大學生物醫學工程系的教授研究室裡,幾位學生正在與教授討論幾個重點研究方向,例如:醫材開發、智慧醫療、銀髮長照等主軸。教授還不忘諄諄提醒,跨域技術整合是未來的趨勢,醫材的創新研發勢必要結合穿戴式裝置、人工智慧、資通訊科技等領域,串聯醫療體系、居家及個人。

下午三點半。

南部一所區域醫院,醫工組組長接到臨床使用單位回報:肌電圖系統無法啟動。他立刻打電話詢問廠商,得到「整台更換」的建議,估價則是「至少一百萬元」,讓他倒吸一口氣!還好,組內同仁很快找到只要兩千元的電源供應器零件,成功「救回」設備。


看不見的重要存在

傍晚五點多,大部分的上班族準備要下班了。

台灣東部一處偏鄉醫院,醫工室團隊拿著好不容易找到同樣型號的電源供應器,小心翼翼更換在已用了二十年,零件幾乎已經絕版的神經外科手術顯微鏡上,這台高齡卻珍貴的手術顯微鏡立刻又能正常使用,零件成本只有一萬八千元。

另一頭,是那家醫院的醫工室主任正在修理一台用了十一年、電路板出問題的超音波儀,原廠維修報價幾十萬元,但他靈機一動,將另一台同廠牌準備報廢的老舊超音波儀電路板拆下來,「移植」到故障的儀器上,成功讓超音波儀復活,得以繼續為病人服務。

好不容易完成這不可能的任務,他抬起頭看牆上的時鐘,已經是深夜十點了。


共同開創未來醫療的無限可能

這就是醫工人忙碌的一天。不只在白天人潮湧動的醫療院所,在醫療現場之外,教育、學術、產業、研究機構等領域中,也有他們努力的身影。你不一定看得見,但他們的工作早已開始,也不曾間斷。

雖然放眼整個醫學工程領域,在第一線守護醫院醫儀設備的醫工師只占一小部分,但他們的存在,間接影響了台灣醫療體系的成長進程。他們並非萬能,卻仍盡力為醫護提供確實的技術支援,支撐著醫院的日常運轉,希望成為醫護人員與病人生死拚搏時的重要支柱。

而在醫院之外的場域,做為老師、學者、業者、研發創新人才的醫工人,則希望憑藉創意與努力,為醫療的未來開創無限可能。

如果醫療是一幢華廈,醫工師絕對是重要的磐石,而將努力成果發揮在守護個人、醫療體系乃至整個社會的健康福祉,是所有醫工人的終極目標。


書摘2

多元斜槓
醫院裡的軍師兼戰將

飛機在空中翱翔,因為有了機師精湛的駕駛技術,乘客們得以平安降落,開啟之後的旅程;病人進入醫院,因為有了醫師高超的醫術而得以健康出院,開啟未來的人生旅程。

但,搭乘的飛機是否安全?搶救生命的儀器設備是否可靠?

機師或醫師都無法真正回答這個問題。能夠回答的,是飛機修護員、醫學工程師,他們是讓精密儀器設備穩定運作的幕後英雄。

既然都要做,為何不從現在開始

時間,回到七○年代末期。

一九七九年九月十日,台大醫院以十三個小時,出動十多位醫師、二十多位護理師,以及三十多套當時最先進的手術儀器設備,成功完成坐骨連體嬰忠仁、忠義兄弟分割手術,這不僅是亞洲首例,也是世界醫學史上第四例,締造了台灣醫療里程碑。

手術能夠成功,除了醫師精湛的醫術,先進的手術儀器設備功不可沒。只不過,當時歐、美、日等國家,這些醫儀設備都有醫學工程單位負責;反觀台灣,「醫學工程」才剛剛起步,醫儀設備的維修保養,要不是使用單位各自為政、要不便交由工務相關單位負責,連當時的台大醫院,也還沒有醫工師的概念。

確實,放眼成立至今已經一百多年的台大醫院,相較於其他傳統醫療科部,「醫學工程部」在院內還是十分年輕的單位,只有三十餘年歷史。

「其實,八○年代已經有臨床醫師體會到,成立醫儀設備專責部門的重要性,卻沒有人付諸行動,」台大醫院醫工部主任江鴻生說,直到「大前輩」台大醫學院名譽教授、腸胃道權威醫師王正一出面推動,情況才開始改變。


開啟先河,成立專責醫工單位

王正一於一九六五年從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在台大醫院接受內科醫師訓練、升任主治醫師;一九七六年至一九七七年間,赴日本取得東京女子醫大消化器病中心醫學博士學位後,再返台回台大任職。親自體驗到日本醫療對醫工師的重視,他心想:「既然總有一天都要做,何不現在開始?」

行動派的王正一當時兼任台大醫院醫務祕書,遇上有同樣理念、同樣是臨床醫師的副院長洪伯廷,兩人一拍即合,一九八六年成立先期醫工規劃小組,一起全台趴趴走,參訪各醫院的工務室、醫工單位、大學醫工系所。

一九八七年,台大醫院醫學工程室正式成立,開啟台灣公立醫院成立專責醫工單位的先河。

「我們只有三個人,一位主修電機,一位是公共衛生,再加上我這個對醫學工程一竅不通,只有滿腔熱血的腸胃科醫師,湊在一起能做什麼?」時隔將近四十年,擔任台大醫工室首位主任的王正一回想起當年的傻裡傻氣,還是忍不住笑了出來。

只要有心,真的可以做到許多事。就這樣,一位笑著說自己傻的人,改變了台大醫院看待醫工師的視角。

「我跟他們說,那就一起從零開始吧!」王正一記得,團隊從清點醫院醫儀設備踏出第一步,而且恰巧三個人各有所長——主修公衛的,專長是統計、整理;主修電機的,對各種儀器有興趣;再加上他這個臨床醫師,三個人開始整理醫院的醫療儀器相關編碼,甚至幫每個儀器設備命名。

「很好玩的!」他再度露出笑容,說:「當時這個儀器要叫什麼名字都隨我們,就像在幫小孩命名。」


從為儀器正名開始

王正一舉例,醫院的化驗室、檢驗科都有一個將血清、血漿分離的必要備離心機,一個單位用的是很文雅的名字「遠心沉澱器」,另一個單位則是直接稱呼離心機,但「離心機、遠心沉澱器,到底是一種還是兩種儀器?」

類似這樣,相同的醫儀設備卻有不同的名稱,當時在台大醫院並不少見。王正一和醫工團隊一步步著手,從統一儀器設備的名字開始,幫它們編碼,記錄所在科室位置、購入年份、購入金額、目前功能如何……,已經壞掉的就報修,達到壽年就申請報廢。

院內醫儀設備總整理完成後,王正一開始第二步。

他回憶,那時的台大購買儀器設備的經費並不多,既有的、堪用的就盡量維修,於是他很快發現:「醫工室需要一位很會維修機器的高手加入。」
人才從哪來?

某天,王正一意外發現,院內電子儀器房的技工們,日常工作大多是修理顯微鏡小燈泡之類的簡易任務,「實在太大材小用了!」其中有一位手藝特別精巧、維修儀器設備時總是全神貫注的技工張海塗,吸引了王正一注意,於是立刻邀請他加入醫工室。張海塗一口答應,台大醫工室成員專業逐漸完整。

有了人,接下來要思考的,是要修什麼?

「最開始修理的,是靜脈注射一定會用到的點滴幫浦,」王正一記得,當時他馬上想到,這樣的設備台大醫院有兩、三百台,過去都是請廠商來修,每次維修費用都是三萬六千元,「一台全新的點滴幫浦十萬元,維修一次就要三分之一的費用,這太不合理了!」


年修百台,節省至少三百萬元

果然,王正一將壞掉的點滴幫浦交給張海塗,他檢查後發現,只是電池的小問題,跑到中華商場買電池回來裝上去,幫浦就可以動了!

這次的檢修成果讓王正一驚喜不已:原來醫工可以幫醫院省這麼多錢!就連總務室看到報價單也大呼不可思議。自此,台大醫院的點滴幫浦再也沒有送修,只要壞了就由醫工室負責維修。

「當時光是點滴幫浦,醫工室一年就可以修一百台,相當於替醫院省了三百多萬元,」他說起當年故事,嘴角自豪地揚起。

點滴幫浦打響了醫工室在台大醫院的知名度,讓臨床科室了解醫工師在院內的價值與重要性,但真正讓醫工師被看見的,是採購評估。

王正一說,當時台大醫院的醫療水準已經創下許多台灣第一、亞洲第一,甚至直追世界醫療頂端殿堂,臨床單位要求買什麼新的儀器設備,院方幾乎有求必應,他甚至用了一個比較誇張的玩笑來形容:「反正也沒人懂,台大又有錢,臨床說了算。」

但醫工室開始投入院內醫儀設備的採購評估工作後,情況開始改變。他們先是設法了解臨床單位真正的需求是什麼,接著蒐集儀器設備的市場情報、分析廠商開的報價、臨床指定要買的廠牌是否真的符合需求……,希望為臨床單位採購最合用的儀器設備。

王正一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採購評估,是可以偵測三十多項血液生化數值的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

那次,使用單位指定購買一台要價二千八百萬元的A牌,他直覺開價有點高,翻閱醫療儀器目錄後,查到B牌的性能、速度、檢驗量能都遠比A牌好,而且廠商估價只要一千九百萬元。


從不討喜到發揮影響力

「不應該指定廠牌」、「要進行廠商比價」,王正一在院務會議中提出兩項建議,在院內投下震撼彈。

「當時的醫師已經習慣『我要用什麼儀器我說了算』,怎麼現在醫工室跳出來要求必須跟別的廠牌比?」他坦言,自己的角色不討喜、甚至是討人厭,原本是好同事的臨床醫師都生氣了,還有人找他吵架,說:「你自己也是醫師,怎麼這樣!」

最後,自動血液生化分析儀採購計畫還是買了A牌,但購入價格是一千八百萬元,比起廠商原始開價省了一千萬元,「雖然我對整起採購案不太認同,但也可以看出,因為醫工單位的參與、比價,才讓A廠商以合理價格賣給台大醫院,」王正一義正詞嚴地說。

醫工室的專業逐漸發揮效果,讓台大醫院醫療儀器的管理、維修與採購逐步進入軌道。

但王正一認為,醫工室可以做得更多。尤其台大醫院身為台灣醫界龍頭,醫工室同樣身負重任,除了實務面的維修保養、採購建議等貢獻,更應該在其他不同面向發揮影響力。

首先,是在學術面。

一九八八年,台大醫工室與醫學院研究中心聯合出版《醫學工程雜誌》,早期內容以臨床工程為主,中英文並列,每兩個月出版一期,目前則是以全英文刊載論文,內容涵蓋醫學工程所有領域。至今,王正一都是雜誌發行人及總編輯。

其次,是跨領域的研究。

隨著醫院成長,為了強化台大醫學工程的研究能量,台大醫學院在一九九○年年初成立「醫學工程研究中心」(簡稱醫工中心),招募電機、工程相關人才加入行列,台大化學所博士黃義侑就是其中之一。


沒有想當然耳的絕對安全

黃義侑記得,醫工室設立沒多久,王正一就想跨醫學和工程科系,在台大醫學院成立醫工中心,但因為大環境對醫學工程認識尚淺,總校區有教授提出質疑:「醫工是什麼?」「要買斷層掃描儀就編預算買就好了,為什麼還需要大費周章成立一個部門?」「沒有醫工室的時候,醫院不也照常買斷層掃描儀嗎?」

多年後時空轉變,新的人事上任,才總算落實王正一的想法,接著相繼成立醫學工程研究所碩士班、博士班。

諸如此類,在王正一的推動下,台大醫工中心和醫工室的相互支援愈來愈緊密,醫工室不僅人員擴編,提供的服務項目也從故障修復、儀器保養,進而拓展至醫療儀器安全、蒐集國際醫療儀器警訊、新購儀器電性安全等工作。

譬如,「儀器設備要做電性安全確認,」江鴻生提到,人體具有導電性,雖然都是經過衛生福利部審核通過的產品,但「你能保證不會買到『機王』嗎?」為了保障病人與使用者安全,不能想當然耳認為只要符合規定就絕對沒問題。

二○○一年八月,台大醫院醫工室改制為醫工部,歸屬醫療支援單位,成員陸續增加到三十多位——在公立醫院中,醫工單位的規模目前還是由台大醫院奪冠。


關注臨床需求,讓醫療事半功倍

「台大醫院醫工部最大的優勢,是把醫工部和台灣大學的理工科系、醫學院的醫學相關科系連結在一起。台大畢竟還是台灣菁英的匯集地,加入的新血都非常優秀,可以激盪出許多火花,」和王正一同樣是臨床醫師出身的江鴻生提到,因為興趣使然,他在進修時捨棄一般臨床醫師會選的臨床醫學研究所、分子醫學研究所,投入台大醫學工程研究所,成為第一屆博士班畢業生,二○二一年接任醫工部主任。

江鴻生直言,像他和王正一這種由臨床醫師來主導醫工部門的模式,在北美已經是常態,只是台灣還很少見,「但我相信,這將是未來的趨勢。」

他認為,醫師和醫工師一定要能用「相同語言」對話,醫療才會事半功倍。而他以「臨床醫師斜槓醫工」的角色擔任醫師和醫工師的橋梁,更能明確告訴醫工師,使用者(醫師)的需求、困難是什麼,兩邊才會愈來愈了解對方在做什麼、想什麼。

江鴻生以「陸軍的兵工司令部」形容台大醫工部,「兵工(醫工師)的責任,是要讓前線戰士(臨床單位)沒有後顧之憂,有最精良的武器(醫儀設備)可以使用。」

但,這可是個大工程!江鴻生透露,台大醫院醫儀設備全都歸醫工部管,總數高達一萬八千九百台,總價值達九十億元;此外,每年新的醫儀設備採購預算,更高達七億元至十億元。

還好,台大醫院的醫工部門規模大、人力充足,可以分為三個組:診斷儀器組(生理監視器、心電圖機、腦波儀、血液測試儀……)、治療設備組(內視鏡、呼吸器、麻醉機、電刀、洗腎機、葉克膜、電擊器……)、放射及行政組(直線加速器、X光機、電腦斷層掃描儀、磁振造影儀、質子治療儀……),各司其職,大幅提高專精度。


評估資源分配的最強軍師

「如果說,醫院是管病人的生病老死,醫院裡的醫工師就是管醫療儀器的生病老死,」江鴻生點出,「預算暨採購評估,就是醫療儀器生命週期的第一步『生』。」

購買醫儀設備為什麼需要評估?

「通常,臨床單位只會提出需求,例如:『我要買斷層掃描儀』,」江鴻生說,購買醫儀設備的學問很大,接到需求後,醫工部就得開始「想東想西」。

買什麼品牌?美國廠牌?歐洲廠牌?日本廠牌?

哪個年份?愈新愈貴,有需要買到最新的嗎?

造影速度需求為何?要搭配什麼軟體?軟體更新速度如何?

國內採用該廠牌的醫院多嗎?使用經驗如何?使用單位有沒有什麼特殊需求?

維修公司距離醫院多遠?零件貴不貴?

「最重要的是,醫院的預算有多少……」面對這些問題,聽的人頭都大了,對江鴻生卻如同日常,他面無表情接著說,「這些都是醫工師需要去評估的,而這只是醫儀設備在院內的『生』。」

他進一步指出,對醫院管理階層來說,醫工部還是他們評估院內醫療資源分配的重要依據。

在台大醫院,醫工部每年參與的醫儀設備預算及採購評估約有六、七百件,範圍從醫儀設備、貴重醫材與儀器的合併採購評估,到生化檢驗試劑設備、輸液套帶、輸液幫浦、血糖機等,包山包海。

「尤其台大是公立醫院,公帑涓滴都要花在刀口上!」江鴻生直言。

他強調,在採購評估上,醫工部是管理(院方)與基層(使用單位)的橋梁,不只要讓使用單位買到心儀、合法採購的產品,身為預算委員會、採購委員會當然成員,醫工部也要向院方負責,思考「如何用最少的錢達到最高的效益」。

不僅如此,「我們也要兼顧台大醫院的創新領導地位,不只是一味的省錢,」江鴻生說:「必要的時候,還是得牙一咬,購買『台灣第一台』、『亞洲第一台』的醫儀設備。」

邵冰如 作者作品表

植夢共好

為一切人成為一切:聖保祿以醫療傳愛

成為孩子生命中的貴人:四季藝術創辦人唐富美的教育創新

從沙龍到聯合國:歐萊德創辦人葛望平的綠色模式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