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書榮獲國藝會長篇小說創作發表專案補助。
★ 時序從一九二○年代迄今,跨越近百年,藉由德國猶太人赫希家族與上海人蔣家,如何相互扶持,在時代、戰火的考驗下,顯露出人性光輝,也道出這段少為人知的歷史。
東華大學華文系教授 楊翠 專文推薦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創系教授 郝譽翔
台灣大學中文系特聘教授 梅家玲
作家、導演 陳玉慧
作家 鍾文音
中山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 張錦忠 感動推薦
揚.桑塔格在整理外公蔣寧的遺物時,發現一只黑檀木盒,竟隱藏著外公生前不曾說出口的祕密……
一九三○至一九四○年代間,許多歐洲猶太人為躲避納粹的追殺被迫逃到海外,當各國表態不願接收猶太人移民時,只有上海是全世界唯一不需任何文件就能進入的地方,儘管上海仍身處在中國與日本的抗戰中,一萬多名猶太人為了保命只能買下昂貴船票,來到遙遠的東方,在這個陌生之地尋得一處安身。
蘿特‧赫希一家是世代經營古董店的德國猶太人,為了躲避迫害,蘿特父母被迫送養仍在襁褓中的雙胞胎兒子,帶著她和姊姊輾轉來到上海,巧遇了在上海開設照相館的蔣照生,蔣寧的父親,兩家人在亂世中相互扶持,建立起跨越語言的情誼。
小說橫跨德國柏林、中國上海、台灣台南三地,從一九二三年到二○二三年,歷經百年,從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二次世界大戰、國共內戰、白色恐怖,到新冠肺炎的世紀瘟疫。透過時空交錯的書寫,歷史事件串聯,訴說平民百姓的無奈與悲哀,為求活命不得不踏上陌生之地;面對命運的暗黑潮水襲來,迸出一絲微光,展現出生命的堅強與韌性。
作者黃文鈴為駐德自由記者,長期關心各種社會議題,她運用記者探究真實的態度,透過實地考證、集中營豐富的歷史照片與文物收藏,深入刻畫時代氛圍與背景;再佐以數量龐大的倖存者的紀錄片、受訪影片和回憶錄,重塑那段一萬多名猶太人與十萬名中國人生活在虹口的日子。藉由德國猶太赫希家族與上海蔣家的相互扶持,在時代、戰火的考驗下,顯露出人性光輝,也道出這段少為人知的歷史。
名人推薦
對難民而言,離開家園,到他鄉去尋找一個地方,只求活命。黃文鈴的《陌生之地》寫的就是活命的故事。小說裡的亂世兒女處身戰火浩劫、種族與極權政治、白色恐怖之中,不是被迫流離異地,就是淪為當權者刀俎的魚肉。這是一本敘事緊湊,畫面感強的小說,相當引人入勝。
──中山大學外文系退休教授 張錦忠
作者
黃文鈴
住在柏林、來自台灣,從小在菜市場長大,英國國際新聞研究所留學歸國後,輾轉圓了當體育記者的夢想。以為會當一輩子的記者,二〇二二年出了第一本非虛構報導作品《誰是外來者:在德國、臺灣之間,獨立記者的跨國越南難民探尋》後,首度嘗試寫小說,驚喜發現自己的文字有更多可能性。身為記者、作家與書籍譯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與當中傳遞的訊息,都能發揮影響力,去到很遠的地方。
目錄
出版緣起
推薦序:陌生之地,安身之所 楊翠
一、 離鄉
二、 亂世上海
三、 重返柏林
四、 一個承諾
五、 踏上台灣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