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亞馬遜、樂天書城No. 1冠軍書!不到半年迅速累積超過400筆好評!
◆透過「騎士對話練習」與「另一個自己」緊密合作,正視內在防衛機制,擁抱夢想,釋放不再受限的自己!
◆讀者★★★★★淚推:
「忍不住淚流滿面,但哭完後有種舒暢感!」
「溫柔貼近內心,若你心中有著難以言說的傷痕,一定會被觸動!」
每個人內心都有一個騎士團。
他不在乎你是否功成名就、生活順遂;
他只想「保護你」不受任何傷害。
問題和答案,也都由此而生……
◎無法好好整理家裡,是騎士不想讓你感受內心的焦慮?
◎忙到沒時間做想做的事,是騎士擔心萬一不成功,你反而會難受?
◎暴飲暴食、突然暴怒、沒有幹勁……是因為騎士覺得「你需要」?
煩惱並非必須打倒的宿敵,而是「內在騎士」弄巧成拙?
「房間總是亂糟糟」「忙到沒時間」「老是存不了錢」「再怎麼努力都沒結果」……你的生活也是這樣,總是有著難以解決的問題?
或許你以為這是自己不夠努力或沒找對方法,但事實上,這些狀況之所以反覆發生,是因為我們既不了解隱藏於內心的謎題,也不知道心裡其實住著「另一個自己」──他們不是搗蛋鬼,也沒打算讓你討厭自己,而是拚命努力保護你的「騎士」。
「騎士」多數在你年幼時,為了保護你而誕生,因此他們具有三大特徵:笨拙、極端、愛操心。以致當他們想要保護你時,往往會弄巧成拙……
為了解決煩惱、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我們需要覺察一直住在心裡的「騎士們」,與他們對話、合作。這件事只有你能做,只有你能與「另一個自己」攜手,改變自己的人生。
【各界推薦】
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洪培芸(臨床心理師)
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Tings聽思(正面能量創作者)
──療癒推薦
我很贊成用正向眼光看待心理防衛。對我來說,心理防衛的使用,基本上是成長的必經歷程。透過跟心理防衛的對話,我們提升了覺察力,以及應對壓力的能力,我們便能藉此發展自我。很期待這本書的上市,它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自我成長的指引!──洪仲清(臨床心理師)
你常討厭自己身上的軟弱、善感、嫉妒與自我懷疑嗎?其實,那些你極力想甩掉的部分,正是長期以來保護你,甚至讓你堅強地活著的「騎士」。只要你願意理解並正向看待他們,討厭的部分也可以轉化成前進的力量。──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
你知道嗎?其實你完全可以拯救自己,不必等待救世主降臨。只有當你願意踏出第一步,真實面對自己的處境,才能真正改變現狀。而這本書,就是你脫離迷茫、迎接人生挑戰的指引,幫助你戰勝那隻人生的大惡龍。──鄭俊德(「閱讀人」社群主編) 作者
橋本翔太
心理師,音樂治療師,教師。
具有日本公認心理師資格,在國立埼玉大學主修音樂教育,研究所主修臨床心理學,並取得同校碩士學位。擁有高中以下各級學校及特教學校教師資格。曾在私立中學擔任音樂教師,後來以公認心理師與音樂治療師的身分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童年時曾苦於難以治療的疾病和家族問題,東日本大地震時又不幸受災,後來透過心理療法、營養療法和音樂療法,成功幫助自己恢復身心健康。現在身為「人生革新學校」經營者,除了在日本各地,也在海外多處開設講座課程,頗受好評。
著有《你的憂鬱,音樂治癒》《你怎麼吃,決定你的人生》《沒關係,你的心必將重生》《在乎別人怎麼想的時候》等書。
譯者
陳靖涵
專職譯者,喜歡美食也重視精神糧食。在專業上精益求精,同時也追求身心靈的成長。
連絡信箱:jsyaoran27@gmail.com
目錄
前 言 你有能力幫你自己
關於你的謎團
幫助自己的力量就在你心裡
取回自己真正的力量吧!
第1章 正是那些令你煩惱的問題保護了你
是什麼導致了你的問題?
人人心中都有一支內心防衛隊
越是傷痕累累的人,心中的騎士越是活躍
不擅長整理的人,會擁有怎樣的騎士?
「無法整理」背後的原因①──當思緒變得清晰,不安反而更強烈
「無法整理」背後的原因②──覺得自由被剝奪了
不允許房間髒亂的人,會擁有怎樣的騎士?
隱藏在問題背後的好處?
為什麼疾病或問題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
比起獲得,人們更傾向於避免損失
「不想再讓你受傷」是騎士最重要的目的
笨拙、極端,又愛操心的騎士
「沒時間」背後的原因①──不忙碌的自己沒有價值?
「沒時間」背後的原因②──不想獲得成果
「存不了錢」背後的原因①──無法實現自我的正當理由
「存不了錢」背後的原因②──對父母的罪惡感
我們用扭曲的方式保護自己
第2章 為了保護你而生的另一個「你」
第一步從了解騎士開始
源於兒時不得不「自立自強」的經驗
就算是世代的創傷,也能親手解決!
透過「共同調節」,讓自己有所依靠
騎士的真實身分,就是另一個自己
長大成人後,騎士就無法好好守護你
騎士之所以像個孩子過度反應的理由
隱藏在「突然暴怒」背後的騎士
隱藏在「沒有幹勁」背後的騎士
隱藏在「不安焦躁」背後的騎士
最理解你,卻也最為此所苦的騎士
隱藏在「暴飲暴食」背後的騎士
靠吃來消除壓力,千萬要當心!
隱藏在「網路成癮」背後的騎士
真正幫得上忙的事
你心裡的騎士團
第3章 懂得與騎士對話,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問題無法解決,是因為與騎士溝通不足?
你心中有許多騎士
身心躁動之處,即是騎士所在之處
發現潛意識透過身體傳達出的訊號
幫騎士取個獨創的名字吧!
請對騎士提出三個問題
光是表達謝意,問題就會減少
請告訴騎士「我不再弱小無力」
希望以後也能待在你身邊
煩惱,是內心正常運作的信號
「騎士對話練習」七步驟
只要「好像有一點感覺」就可以
「騎士對話練習」實例①──無法說出想說的話
「想說卻說不出口」的人都有類似的問題
「交不到朋友或戀人」的人都有類似的問題
「騎士對話練習」也能用來實現夢想!
「騎士對話練習」實例②──無法增加收入,也無法把喜歡的工作做好
解除「金錢的封印」
「不能比父母幸福」的心理障礙
以世代創傷的形式產生連鎖反應
「與問題牽手相伴」才能真正解決問題
不論過去或將來,你絕不孤單
請與騎士攜手並進
後 記 未來,你如太陽般耀眼的本質將會展現
你是否覺得自己就是「陰天」?
最後,希望你不要忘記的事
序/導讀
〈前言 你有能力幫你自己〉
▍關於你的謎團
「人際關係、工作、金錢、家人……為什麼總是煩惱不完?」
「我討厭自己的性格,為什麼不論做任何人都不順利?」
「明明有想要實現的夢想,卻沒辦法好好達成。」
我們經常面臨許多問題。
常常因此感到痛苦,覺得人生過得不如意,並為此煩惱不已。
像是必須克服生活困境、人際關係的煩惱、工作上的挫折等負面情境;
或是想完成夢想、實現自我,朝正向目標跨出步伐時出現的問題。
不論是哪一種,我們都強烈地希望能盡快解決或放下,
好早日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但我們為什麼沒辦法做到?
本書將進入內心深處,探尋造成各種人生問題的原因,解開連你也不知道「關於你的謎團」。
它將能真正解決問題,讓人生大幅度成長。
接著,我們來聊聊「內心深處」的事吧。
做什麼都不順利。
反覆遇到一樣的問題。
也不太有辦法解決問題。
這些事情都蘊含了重大的「意義」和「目的」,就是──
保護你。
看到「保護你」三個字,你有什麼感受?
也許一下子還沒辦法相信。
事實上,你所面臨的問題或煩惱,都是「為了保護你」而存在;那些你希望盡快解決或消除的麻煩事背後,隱藏著保護你的使命。
這就是「問題真正的樣貌」。
為了要守護你,而從心中誕生的另一個你。
就是他擔起了保衛你內心的職責。
「另一個你」與「現在的你」在想法上的差異,就是讓許多事情進行得不順利的根本原因。
突然看到這種說法,你可能完全摸不著頭緒;不過你應該會在閱讀本書的過程中理解我的意思。
此外,能解決這些問題的人只有你。
你是唯一做得到的人。
換句話說,你不需要依靠別人,你擁有幫助自己的力量。
你心中確實擁有改變自己人生的力量。
讓我們一起透過本書找出「問題真正的樣貌」,加深對自身的理解吧。
就像解開自身的謎團般,你將深刻理解到為何過去總是過得不順遂;然後,你的人生會開始產生巨大的變化。
▍「幫助自己的力量」就在你心裡
確實,有時我們必須尋求別人的幫助,但每個人與生俱來便擁有能幫助自己的力量。
要是放棄那分力量,過於依靠他人,或是不斷尋找願意幫助自己的某人,我們將會遺忘或失去自己心中那「幫助自己的力量」。
幸好,只要看清問題的真面目,掌握能靠自己就讓心變得平靜,以及自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後,就不用白白把力氣浪費在擔憂上。
這是一種信任自己、覺得可以依靠自己的感覺;換句話說,就是提升你對自己的信任度,讓你萌生「我辦得到」的自信。
這幾個字或許你早就聽膩了,但你將能透過本書實際體會到「相信自己」是什麼感覺。
只是,現在有許多人無法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也曾是其中一人,並因此讓無數痛苦的回憶反覆重演。
諷刺的是,越是一個人拚命努力,越會對獨自努力感到疲憊不堪,甚至有種快放棄自己的感覺。
這種想法所帶來的反作用力,會讓人打從心底不斷想著:「有沒有人能幫幫我?」若是出現了好像可以依賴的其他人,便很有可能緊抓著對方不放、陷入執著。
尤其是從小就經歷許多艱辛的人,又或是因為與主要照顧者(如父母)之間的關係不佳,而留下不少痛苦回憶的人。
即使如今早已長大成人,只要有過這種經歷,仍會熱切地盼望有誰能來幫幫自己。
換個說法,這樣的人會下意識地持續尋覓「如同騎士般的某人」──某個能成為「理想父母」的人,某個能保護他、引導他、幫助他的人。
他們往往希望伴侶或朋友能成為自己理想的父母,或是希望心理師能做到這一點,有時還有可能找上占卜師或身心靈方面的老師。
然而這麼做的結果,將導致與伴侶或朋友的關係破裂、捲入人際關係或金錢上的糾紛,結果不但離自我實現更加遙遠,還會變得越來越無法信任他人……
儘管如此,這樣的人依然容易陷入這種悲傷的循環:還是會希望某人能幫他想想辦法,並再次步上四處流浪的尋人之旅……
▍取回自己真正的力量吧!
我們之所以會去找那些可能願意幫忙的他人,還有另一個理由:
人們很自然地認為「別人造成的傷口,必須由別人來醫治」。
以內心的運作來說,這種感覺是很理所當然沒錯,但問題是,你本來就不需要尋求別人的幫助啊!
假設,願意幫助你,有如「騎士」般可靠的存在,早已存在你的心裡呢?
如果你只是沒察覺到他的存在呢?
接下來,我要讓大家察覺到在自己心中幫助並守護我們的「騎士」的存在,也會介紹能讓你認識心中巨大的力量、真正解決問題的方法。
在這本書裡,有三件事希望大家知道:
我希望各位能察覺到自己擁有力量,知道自己就能幫助自己。
我也希望各位能知道具體的方法。
接著,我更希望各位能取回自己真正的力量。
我的人生因為這三件事而有了極大的轉變。
我成功地克服了活著的痛苦及煩惱,也完成了夢想並實現自我,還構築了自己想要的人生。
我也想把那些方法告訴大家。
來吧,「你幫助『自己』的故事」即將開始。
試閱
〈第1章 正是那些「惱人的問題」保護了你〉
▍是什麼導致了你的問題?
為什麼我總是這麼沒用?
為什麼這個問題沒有解決?
為什麼我老是不斷遇到類似的人際關係糾紛?
為什麼我每次都無法和伴侶好好走下去?
為什麼工作和金錢總是會卡關?
明明付出相應的努力,為什麼還是沒辦法有好的進展?
為什麼、為什麼、為什麼……?
如果我說答案是「為了保護你喔」,你會怎麼想?
「什麼意思?我這麼煩惱又痛苦,你卻說那是為了保護我?到底是怎麼回事?」
你或許會忍不住想生氣。
但毫無疑問的,這是事實。
潛意識為了保護你,進而引發了許多問題,或讓事情進展不順。
在這個章節,我將會解釋這項驚人的事實和祕密。
我們的心為了保護自己,會在「潛意識」這塊領域裡卯足全力拚命到你難以想像的地步。
宛如保護我們的身體、避免外界異物入侵的白血球。
潛意識用盡全力運作,想保衛你的心。
這些為了保護你而開始活動的成員們,就像是你的「內心防衛隊」。
在臨床上,有時我會透過心理諮商來找出個案的內心防衛隊,而且我常覺得,這群「內心防衛隊」就像雖然笨拙,但很努力想保護個案的「溫柔騎士」。
因此在本書,就讓我們親暱地稱這支內心防衛隊為「騎士」吧。
▍人人心中都有一支內心防衛隊
騎士大多是潛意識的一部分。
各位可以把潛意識理解為「自己還無法意識到或察覺」的部分。而無論有沒有辦法意識到,也不管是怎樣的人,每個人都有一支內心防衛隊(騎士),目的就在於保護自己。
你心裡必然有騎士的存在。
這支內心防衛隊無時無刻不在拚命想保護你。
這與你的意願無關,他們就是隨時準備為你挺身而出。
由於這項活動發生在自己無法察覺的「潛意識」,所以我們必須練習去意識它,才有辦法發現(方法會在第3章進行說明)。
內心防衛隊的目標只有一個。
那就是「別讓你再受更多傷害」。
不過這些騎士們非常笨拙,明明非常想保護你,卻往往不小心做出極端的行為。那些行為有時會變成問題,出現在日常生活中。換句話說,騎士一邊帶著「這麼做對你有好處」的想法,一邊太努力地想保護你的心,結果反而弄巧成拙。
換言之,那些發生在人際關係、個性、工作、金錢、愛情、家人、伴侶關係……的糾葛,其實都源自於明明很笨拙卻仍拚盡全力的騎士。
許多人面臨的各種問題,絕大多數都是由於騎士守護內心的功能──「防衛反應」所引起的。
尤其是以相同模式反覆發生的問題,或是煩惱很久的問題,絕大多數都與內心的防衛反應有很強的關連。
▍「無法整理」背後的理由①當思緒變得清晰,不安反而更強烈
把房間整理乾淨之後,腦袋也會變得清爽對吧?一旦知道什麼東西放在哪裡,心情也會跟著舒暢起來。藉由整理,能讓思緒變得更清晰,人生也更順遂……
大家應該都看過這種類型的居家收納書。
更重要的是,「必須打掃」「要趕快整理」「非做不可」的煩躁感也會全部消失。
然而打掃乾淨後,平常壓抑的不安或焦躁才會隨之湧現的人,其實不在少數。
對工作、健康、對人際關係⋯⋯的不安,會隨著逐漸清晰的思緒,變得更容易感受到。
也就是說,亂七八糟的房間會讓思緒和心情都處於混亂的狀態,並帶來「多虧這種混亂的狀態,我可以不用感覺到不安和焦躁」的好處。
覺得待在沒那麼整齊的房間裡比較安心的人,非常有可能是利用待在雜亂的環境,來掩蓋焦慮這種令人不快的情緒。
房間亂糟糟的,確實會讓人覺得煩悶;可是感受到不安或焦躁更不舒服,所以才透過凌亂的房間來壓制更討厭的情緒或感覺。
聰明的騎士會覺得,與其被不安籠罩,不如藉由「不整理房間」故意讓你感受到輕微的混亂,這都是因為他想保護你。
▍「無法整理」背後的理由②覺得自由被剝奪了
各位可能仍然無法理解我在說什麼,所以這裡再舉一個例子。
在了解無法整理或不想整理的個案所擁有的親子關係後,往往會發現:這些個案的父母其中一方(或雙方)對整潔的要求很高,在成長過程中經常被罵「還不趕快去整理」的人不在少數。
此外,他們與父母之間多半存在許多隔閡,隱忍了很多事。
整理→在父母的支配下乖乖聽話→自己的感受與心情被扭曲→自己的想法不被理解。
許多個案會產生這樣的聯想。
即使個案現在已經另外組成自己的家庭,父母也不和自己同住,或者父母已經去世,仍然會有這種感覺。
只要他們還對父母懷有強烈的不滿,就會自動和潛意識產生連結:
整理=屈從於父母,並讓人生的自由被剝奪。
個案不想接受這件事,於是內心產生反彈。換句話說,出於對父母的反抗及敵意,讓他們下意識抗拒整理。
雖然理智上很清楚,把房間整理得乾淨清爽會比較舒服;可是一旦動手整理,那種彷彿被父母控制的感覺又會(在自己無法察覺的潛意識領域中)湧現。
所以騎士會阻止你動手,讓你覺得「與其要感受到那種不快,不如別整理」。
沒錯,不要整理反而比較好。
為了不讓你想起親子關係裡的傷痕,為了不刺激你,為了避免你觸碰到被父母支配的悲傷或憤怒,騎士會引導你,刻意使你沒辦法整理。
不整理,成了讓你不至於回憶傷痛,保護你免於受傷的手段。
因此,即使是那些無論從哪個方面來看都覺得早點解決比較好的問題(例如無法整理房間),當我們深入內心時,就會意識到一項事實,那就是「最好不要解決這些問題」。
這是騎士在內心運作所導致的結果。他們藉由故意不讓你解決問題,來達到保護你的目的。
▍隱藏在問題背後的好處?
前面以「騎士」來稱呼內心運作的部分機制,接下來,我要用更偏向心理學的角度來說明。
例如無法整理房間等乍看之下很像是困擾的狀況底下,有時存在著其他目的或面向:現有的問題或有待解決的困境中,隱藏著擁有該問題能享有的好處。
這一點也稱為「附帶收穫」(secondary gain),簡單來說,就是「問題帶來的利益或好處」。
「附帶收穫」是一九七○年代誕生於美國的神經程式語言學(NLP, Neuro-Linguistic Programming)用語之一,意思是隱藏在造成問題的背景中、附帶存在的好處。
NLP的發展奠基於技術的整合,這些技術則來自於當時在臨床工作中獲得豐碩成果的心理學家們。
如果要追本溯源,「附帶收穫」其實是來自十九世紀佛洛伊德那個年代的概念。如今,這個概念在醫療領域已廣為人知,對從事醫療及心理相關工作的人來說可謂常識。
最能說明附帶收穫的概念之一,就是「疾病獲益」。
▍為什麼疾病或問題會在不知不覺中產生?
所謂的「疾病獲益」,是指當事人因為生病(有問題)而獲得好處(利益)。
這是廣泛出現在醫療現場的概念,嚴格來說可分為「初級疾病獲益」與「次級疾病獲益」,但這裡先略過不提。
你或許會想:「一直生病能獲得什麼?」「生病有什麼好處嗎?」
如果要簡單舉出疾病獲益的例子,大概有:
「只要生病,家人對待自己的態度就會比平常還要溫柔。
「可以正大光明地向學校或公司請假。」
「可以獲得醫護人員的關注。」
其他還有很多。
如果生病能讓患者遇到前面提到的這些好事(好處),有時就會發生病情一直沒有好轉,或是本來應該要痊癒了,卻有不明原因導致身體不適的情況。
當事人自己明明也想把病治好,卻處在患病這個對本人來說「有某種好處」的狀況。只是大部分的當事人並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或完全沒有自覺。
除了疾病獲益,問題或煩惱所帶來的好處(附帶收穫)因人而異,情況各有不同。
就連人際關係、性格、工作、金錢、愛情、家人、伴侶關係等方面的問題,很多時候也都有形形色色的「好處」隱藏在問題背後。
但是請不要認定有疾病獲益嫌疑的人全是懶惰或奸詐的人,畢竟沒有人喜歡生病;而一直生病,也不等於就有疾病獲益。
經過深入了解,我發現這些案例的背後,其實是一個個需要疾病獲益的悲傷故事。
當事人並非有意識地刻意生病。
在大多數情況下,這是自己無法察覺的潛意識運作所導致的結果,並不是當事人主動且企圖想藉由生病獲得好處。
所以請不要誤會他們。
面對明明自己也很想早點恢復健康,卻不知為何就是好不起來的情況,我們可以思考一下,這會不會是做為防衛機制的「疾病獲益」所導致的。
如果你很擔心,請務必尋求醫師的診斷,千萬不要妄下定論。
我們回到附帶收穫。
「你老是拿問題當擋箭牌,緊抓著背後的好處不放!」
「你之所以無法解決問題,是因為只要它還在,你就能輕鬆了!」
「快點下定決心放手!」
有些人會像這樣,說出責備對方的話。
但這麼做完全是搞錯方向。
正是因為想早點解決問題,早點放手,大家才會感到苦惱。
然而對存在於內心的潛意識來說,它拚了命想要維持的平衡狀態,正是眼前這個「有問題」的現況。
因此,說出「這都要怪你沒辦法放下問題帶來的好處」「會這樣是因為你很軟弱」等只訴諸毅力的粗暴論調,是非常淺薄的思考方式,忽略了人類內心的精巧運作。
即使察覺到問題帶來的好處,也請千萬不要責備對方或自己。
你的心,已在此時此刻盡了它最大的努力。
請你不要忘記這一點。
▍「不想再讓你受傷」是騎士最重要的目的
騎士的目的是「迴避損失」。
但這裡的「損失」,到底是什麼損失?
不論是透過心理諮商或營養療法,我在臨床上與許多個案接觸的過程中,發現這些問題背後有一項(而且是唯一的)共同的好處,那就是「能保護自己,避免再受到更多傷害」。
換言之,所謂的「迴避損失」,就是「避免再度受傷」。
聽到這種說法,有些人可能會覺得「不過是內心受傷而已,只要靠毅力和氣勢,應該就可以解決了吧」。
可是內心受傷時,也就是面對精神上的痛楚時,據說大腦會產生如同肉體遭到拳打腳踢般的感覺。
「減輕心理壓力」講起來好像很簡單,但希望各位知道,對大腦來說,精神上的痛楚和肉體受傷的疼痛幾乎是沒有差別的。
保護內心所受的傷、守護傷口的潛意識活動即是「防衛機制」,而負責執行的人就是我們的騎士。
他正拚命保護你,讓你不受到內心傷痛的影響。騎士很努力且用力地工作,不讓你想起或察覺到傷口,就是要避免你受到更多傷,或是不讓你在日常生活中承受更多壓力、勉強自己。
這些都是發生在潛意識中的活動,因此我們不太有辦法察覺。
不管是誰,都想避免自己的心受傷。
尤其是過去曾有過類似經驗,且傷口尚未完全癒合的人,潛意識會強烈地想避免再次因同樣的原因或情況而受傷。
如果用身體上的傷來比喻,應該更能理解。
假設你的右手有一道傷口。
在那道傷口還沒癒合的情況下,要是同一個地方再次受傷,疼痛感一定會非常強烈對吧?
就算平時可能會忘了右手受傷的事,但傷口還是一直在那;只要一想到手上有傷,就會覺得泛起陣陣疼痛。
在這種情況下,你自然不會去觸碰傷口,當然也會避免去想它。
回到剛剛想透過疾病獲益與家人及醫護人員建立關係的話題。
以這種情況為例,個案小時候很可能曾因孤獨而感到非常痛苦,是個極度害怕變得孤單的人。
他可能也拙於言詞或表達,雖然只是單純地想與他人建立關係,卻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好。
如果是這樣,那麼即使生了病,但若能與某人建立關係,總還是比健康卻孤獨來得好,可以規避內心受傷的損失。
尤其是從小就有、尚未痊癒的內心傷口,有不少都是很深的傷。
對人類來說,用盡一切方法避免內心再度因為類似的事情而受傷,可說是我們無論如何都不想重蹈覆轍、絕對會全力規避的事。
▍「沒時間」背後的原因① 不忙碌的自己沒有價值
在我諮商過的個案中,不乏察覺到「只要讓自己被時間追著跑,就不用去想多餘事情」的人。
「只要變忙,就不用感受到不安、焦慮或壓力了。」
「只要一閒下來,就會想到其他的很多事,讓人心情沮喪。」
大家不要驚訝,真的有這樣的人。
明明討厭被時間追著跑,真正的想法卻剛好相反,覺得被時間追著跑,精神上反而比較輕鬆。
要是做過了頭,有些人會因為過度沉迷於工作,或者是經常讓交感神經占優勢,最後導致「無法休息」或「睡不著」等自律神經方面的問題。
除此之外,也有人意識到自己開始產生「如果我不忙,我就沒有價值,沒有存在的意義」的感覺。
這種情況特別容易發生在從小只要完成什麼事(例如考試考高分、幫忙做家事)就會被誇獎,但要是處在什麼都沒做的狀態(比方說睡午覺、無所事事),便會受到責備的人身上。
他們會覺得,如果自己沒持續做著什麼有意義的事,就無法存在於這個世界,覺得沒有自己的容身之處,甚至容易產生「我不該活下去,我沒有活著的價值」的感覺。
正是因為騎士知道這樣的人一旦閒下來、缺少期限將至的緊迫感,內心便會浮現「我沒有價值」或「這樣的我沒有活下去的意義」的想法,所以在不少案例中,騎士會故意讓個案被時間追著跑,引導他們把所有事情都抓在手上。
▍「沒時間」背後的原因② 不想獲得成果
另外還有這樣的理由:
「要是有時間,就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可是那樣好可怕……」也有很多人是因為意識到了這一點。
雖然心裡有想達成的目標或想實現的夢想,不過一旦有了那麼多時間,也真的著手去做,最後一定會得出某種程度的結果,而且很可能不符預期。
與其因為將來必然會得出結果的可能性受傷,不如以忙碌為理由,不要真的去做還比較好。
讓事情停留在「可能」的階段,想著「要是自己真的哪天要做,一定做得到」,就可以不用面對現實,不必被事實傷害。理由在於:反正這件事又沒有在現實裡發生,當然不會受挫。
抱持著雖然今天很忙,但「我會從明天開始認真努力」的想法,讓人得以活在「只要我認真起來,就有辦法成功」的可能性裡,避免內心因為「勇敢嘗試卻以失敗結束」而受到傷害。
比方說,你想創業、成為漫畫家,或是想出國旅行。
可是你現在很忙,現實也不允許你採取行動。
假設你為了創業或成為漫畫家而真的往前邁出一步,最後的結果必然是「順利實現夢想」(成功)或「沒有達到目標」(失敗)其中一種。
因為害怕看到最後的結果,所以想讓整件事保持在「只要我想做,就一定做得到」的狀態。
相較於實際採取行動,結果在執行過程中留下討厭的回憶,或是真的如願以償,只要活在「我想做應該就做得到」的可能性裡,便不用受到傷害。
這也可說是不想認清、不想知道自己真正實力的狀態。
並不是因為太忙,所以做不到,而是故意讓自己變得忙碌,不讓自己為了實現自我採取行動。
換句話說,就是處在「利用持續保持忙碌以避免採取行動,不讓最後結果造成的傷害影響到自己」的狀態。
出國旅行也是一樣。
對於不需要頻繁出國旅行的人來說,跳脫日常生活是件有點令人害怕的事。不僅需要勇氣和能量,執行的過程中也有可能遇到問題。
與其因此受傷,不如停留在「總有一天會去」的狀態裡,既不會受傷,也不麻煩,還不會有壓力。
凡是「沒做過卻想做的事情」,就表示很可能會在執行的過程中讓自己受到傷害。因此,不論對任何人來說,這都是件可怕的事。
更重要的是,萬一事情進行得不順利,一定會讓人備感挫折。
所以才要提出「我沒有時間,我很忙」這種人人都能理解的正當理由,讓自己和周圍的人接受。透過這種做法來「自欺欺人」,以減少受挫的可能。
當我試著和這些「忙到沒時間」的人深入談過後,才發現他們往往會把時間浪費在逛網路、滑手機上;換句話說,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把時間花在沒必要做或沒用的事上面,而非真的騰不出時間。
「沒時間」這個正當理由,甚至能將自欺欺人的羞愧感全部隱藏起來。
這當然也是騎士在背後運作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