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1.透過闡明個人價值的構成,從理論上解決個人與個人、個人與社會之間在利益和幸福上的關係,從而揭示精神科學的實踐部分,其自身的特徵或特性。
2.以「仁愛論」取代了「自愛論」,從道德概念來說明道德自身得以建立的根據,主張「人道」是道德的原始動機或原則。
3.休謨將立足點從個人移向個人與個人之間、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係,在道德動機上從自愛論轉向仁愛論。因此,「同情」取代了「比較」,而變成人們道德情感主要的、甚至唯一的發生方式。
4.對宗教採取更加鮮明和嚴厲的批判態度,以道德的四個本源和原則為根據,對僧侶道德進行了澈底的批判。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