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大眾對運動的陳見,運動並非單純的動作學習!
體育在教育環境中不受重視;運動產業的影響力遠不如醫療體系,
大眾普遍對於運動的認知只剩「運動身體才健康」這種模糊的觀念。
後疫情時代,民眾投入運動的風氣再起,隨之也出現諸多問題
無論是「渴望提升運動表現」、「鍛鍊缺乏成效」、「從事運動感到常態痠痛」、「因家務或工作導致身體不適」這些問題,「聰明運動家」都能運用運動科學替你找到答案!
本書將以運動科學的角度探討「聰明運動家」的實務案例與社會現況,指出重要問題之所在,再用教育學、社會學等學術理論進行該現象的詮釋,藉此達到運動教育的成效並提供讀者和運動教育從業者一些省思。
★聰明運動心法&交流群★
只要掃瞄書中的QR碼,即可獲得講解運動知識的心法內容,以及交流群協助線上解惑,幫助讀者瞭解身體問題,快意運動! 作者
李政霖
長年從事運動科學研究,專業是運動生物力學,擅長用動作分析與肌力診斷的技術幫助人們獲得更好的運動表現和生活。過去服務的對象主要為世界級運動員,曾擔任技術分析研究員協助中華臺北的奧運跆拳道代表隊奪金;現在則以獨創的「力學活筋術」嘉惠大眾,並致力於正確運動知識的推廣。
★學習經歷★
國立東華大學 教育與潛能開發學系 課程組 博士
國立師範大學 體育學系運動 科學組 碩士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 戶外組 碩士
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 生物工程學系 博士進修
★認識更多★
聰明運動家官網:https://wiseexerciser.com/
YT: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6LWl5cuW7NCuvfAp0ChvIA
TikTok:https://www.tiktok.com/@wiseexerciser168
目錄
作者序 重建體育新視界:讓運動成為科學與哲理的教育實踐
推薦序 疫情促健康反思,運動觀念仍待完備
推薦序 引領π型人才之培育,值得大力推薦
推薦序 真正的體育家:開發每個人的健康潛能
第壹篇、運動亂象&運動變成裝飾
臺灣運動意識抬頭,大眾紛紛投入運動,卻是徒有「姿勢」而無「知識」!
第貳篇、自我養護& 身體使用
每個人都擁有一具身體可以去實現理想生活,但終其一生又有幾次積極關心起自己的身體呢?別讓身體成為你最熟悉的陌生人。
第參篇、養生方法
養生方法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說詞,主要的東方經絡學與西方健身理論對此說法不同,應該要側重「身」還是「心」的發展呢?營養與運動又是何者為重?以下將帶著大家一一剖析。
第肆篇、運動利他
顧好身體健康,已經不是一個人的事!擁有強健的身體,不只可以造福更多人,也不會成為他人的負擔。故利己即是在利他!
第伍篇、醫療復健
運動知一生,無知運動也一生。大家每日都在聽聞有關運動的大小事,但運動與復健的真貌很可能跟你的認知完全不一樣!
第陸篇、運動怪事
生活周遭充斥許多運動相關的怪事,發生的原因大多是無法判別吸收的言論;無法與教練與醫生溝通;無法評量自己的身體狀況,這些情況都顯示人們普遍缺乏一個衡量身體狀況的「標準」。
第柒篇、運動教育
有運動沒有教育的體育是虛的,有教育沒有運動的體育是空的。體育是運動和教育知行合一的總合!
後記
學會正確運動與保健的方式是每個人受用不盡的知識。只要身體強健,將不再畏懼生活中的挑戰,時時充滿能量,自信地做一位聰明運動家。
序/導讀
重建體育新視界:讓運動成為科學與哲理的教育實踐
體育,做為安身立命的根本教育,運動可視為體育的表徵,然而在華人世界已經破壞體育的整體性,文意使然,如示威抗議的公民行為也譯為運動。於臺灣的環境中,各個運動單項協會的山頭林立,學校已將體育四分五裂於不同領域和科別中,社會的運動產業,不論如何努力似乎不敵醫療體系骨科醫師、復建師、物治師等的一句話。迫使運動產業還要與不斷林立的復建診所抗衡,造成全民對於運動的知識、學理和技能更趨模糊,僅存「要活就要動」這句不知其中內涵的口號。種種因素,身在臺灣的體育人,畢業後的路越走越狹窄,環境越來越競爭,即使被體育署認定為體育專業人才似乎也無太大的意義。有鑑於此,體育與運動於現代社會需要重新定義,不應侷限在學術期刊和大專用書的哲理論戰,廣大的民眾依舊一無所知何謂體育、何謂運動、兩者有何關係。本書避免複雜的哲理論述,針對「運動」以實際的社會現況和運動科學兩大面向剖析,以運動觀念的教導和正確運動知識的傳遞,加上本人進修博士班吸取出的教育哲理論述則完備體育的整體性及體育的內涵。
書局逛一圈,在運動保健的書籍中,增添許多國外單項運動的翻譯書籍,也出現不少素人教練談論運動議題,像是時下流行的重訓、跑步、瑜伽等專書,更有東方的中醫師和民俗療法師、西方的骨科醫師、復健師與物理治療師加入撰寫的行列。共同的特點皆是動作導向,圖解占據絕大部分的內文。國內欠缺一本書闡述為何要運動的觀念立論,該如何運動適合現階段的個人思辨與判斷?人們在運動現場行為表現的剖析為何?運動對於個人的幫助和對社會的影響又是如何?缺乏對社會大眾實際運動行為的瞭解,沒有運動教育的理論與實務相互結合的探究,更無賦予合理的教育學、社會學或倫理學和體育學的理論與解釋,催生了撰寫本書的起心動念。本書的目的是以臺灣實際發生的運動現況、聰明運動家教導的實務案例,經由運動科學指出重要議題所在,再用教育學、社會學等學科理論進行該現象的詮釋,達到運動教育的成效與待加強之處,透過深入的討論,提供讀者和運動教育從業者省思的重點。所以本書的架構主要為3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實際案例的鋪成,再由第二部分運動科學的視角進行運動應然的解釋,最後由本人於博士班研究學者的理論支撐起倫理學、社會學、教育學來詮釋運動現場的實然現象。讓運動教育,即體育,不再陷入各自象牙塔的認為,或在某單項運動或議題上,再度淪為動作的教導,應由教育的整體全貌來看待、來闡釋體育的面面觀,不再窄化或化約為某單項運動如此簡單。唯有提升國人對於正確運動觀念的樹立和有判斷標準的思考,運動學習才有意義,執行之後必見果效。
本書的撰寫尚有兩大重大意涵,其一為畢生四個與教育相關學位(學士、雙碩士和博士)的知能總整理和其應用的延伸。常自嘲截至當下的一生,除了運動教學,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學術進修與研究,教育學是跨領域修習,從主力體育學系的運動科學研究,經由公領系的戶外教育轉向人文科學,最後到教育學的哲學統合並串連之前跨領域的學習,也應用於日常的教學。值得一提的為本書為博士論文的延伸,因為博士學位所研究的學者,本人為國內第一位深入鑽研,所以著重於該學者理論的建立,並無實踐的章節,故本書有作者博士論文延伸的意涵。更重要的意涵是本人創立聰明運動家從無到有的記錄。在回顧為菁英運動員的研究、轉向大眾的戶外與運動教學,回首這一段人生過程,即是聰明運動家的出現和價值的輸出。書中將聰明運動家以運動科學為核心、課名與授課內容的緣由和優化做一交代,自公司成立後起算,小班教學超過300位學員當中,將具有代表性的學員故事呈現於本書中,同時體現並證明此運動教學方法的有效性。恰逢創業滿五週歲之際,代表聰明運動家向下一個里程碑邁進。期許聰明運動家所傳遞的運動觀念,能嘉惠更廣大的民眾並影響社會,使人們能真正的自主運動,做自己的主人!讓社會更有能量地向前行!
聰明運動家創辦人 李政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