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特梭利的育兒黃金三年,從建立安全感到培養好習慣
 
作者: 玫瑤 
書城編號: 29077093

原價: HK$160.00
現售: HK$152 節省: HK$8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購買後立即進貨, 約需 7-12 天

 
 
出版社: 樂律
出版日期: 2024/11
頁數: 344
ISBN: 9786267552582

商品簡介
►某些「哄睡神器」使用不當,有可能造成嬰兒窒息?
►孩子對「臭被被」愛不釋手,其實是他獨立的展現?
►小孩只在媽媽面前鬧脾氣,是出於對母親的信任感?

打造自主學習環境,啟發寶寶專注力與創造力;
科學應對成長難題,促進情感發展與自信心建立!

▎探索寶寶成長的第一步:理解與安全感的建立

  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寶寶的每一個行為背後都隱藏著對世界的初次探索。本書首先剖析0到2個月寶寶的行為,幫助父母破解哭鬧、驚跳反射等常見現象的背後秘密。為什麼寶寶總是需要被抱著才肯入睡?「求抱抱」的行為背後是對孕期熟悉環境的依賴,還是對新世界的不適應?本書提供了專業解釋,並指出如何在不過度依賴抱睡的情況下,建立寶寶的內在安全感,讓他們學會自主入睡。這些早期的安全感建構,將成為孩子日後穩定情緒、健康發展的基石。

▎喚醒好奇與專注:啟發寶寶主動學習

  孩子的專注力和好奇心是學習的核心動力。本書不僅介紹了如吊飾、抱枕等有助於培養寶寶情緒穩定和專注的工具,還深入分析了這些物品如何在日常互動中幫助寶寶發展手眼協調能力,提升他們的自主學習興趣。透過實踐操作,父母可以幫助寶寶從被動學習轉為主動探索,讓孩子更有信心地與外界互動。這些專注力的培養方法,將為寶寶未來的閱讀、學習與生活技能打下堅實基礎。

▎破解育兒迷思:面對成長中的變化

  隨著寶寶的成長,父母會面臨許多困惑:寶寶突然厭奶了,應該怎麼辦?他總是喜歡吃手,這樣正常嗎?本書針對3至12個月寶寶成長中的變化提供了科學解答。從厭奶期的應對技巧,到如何正確引導寶寶面對口腔期和自我認知的初次探索,每一個成長階段的挑戰,都有著對應的解決方案。父母將學會如何正確觀察寶寶的需求,並採取溫和而有效的方式,讓寶寶順利度過成長中的每一個關鍵期。

▎促進自主與自信:讓孩子從遊戲中學會掌控

  遊戲對寶寶自主性和自信心的發展至關重要。從簡單的「地板時間」到充滿挑戰性的「推車學步」,書中介紹了一系列促進寶寶手眼協調、身體運動能力和空間感發展的活動。這些活動不僅幫助寶寶增強身體控制力,也讓他們在自主探索中找到自信和掌控感。無論是從搭建小空間、玩耍小樂器,還是引導寶寶學會自己吃輔食,每一個設計都旨在幫助孩子在玩樂中發展核心能力。

▎解決成長中的難題:為父母提供全面指導

  當寶寶進入1歲半到3歲的階段,父母將面臨更多挑戰:分離焦慮、固執行為、磨蹭拖拉等常見問題,讓許多家長感到手足無措。本書以溫和而科學的方法,幫助父母理解這些行為背後的原因,並提供具體的應對策略。書中特別強調了建立親密的親子關係,運用適當的溝通技巧,以及如何在家庭環境中創造支持孩子成長的空間。透過這些實用的育兒指導,父母能夠更好地幫助孩子在情感、社交和自我管理方面健康成長。

〔本書特色〕
本書聚焦孩子從出生到三歲的重要成長階段,為照顧者提供了實用的育兒知識與技巧。透過解析寶寶的行為模式,如哭鬧、驚嚇反射、厭奶期等,父母能更好地理解孩子的需求,並採取正確的引導方式。此外,作者亦介紹了促進孩子專注力、自信心的方法,讓孩子在自主探索中健康成長,為未來的社交和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作者

玫瑤

擁有多年的家庭及兒童教育從業經驗,專注於早期教育,特別是將蒙特梭利教育方法與心理學相結合。熱衷於分享育兒相關知識和實際案例,幫助新手父母解答常見困惑。具備多項專業資格認證,包括蒙特梭利0~3歲國際師資證照等。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0~2個月,建立起最初的安全感
  第一節 4個問題,破解哭鬧、驚嚇、抱睡背後的祕密
  第二節 6個錦囊,培養專注、平靜而好奇的寶寶
  第三節 這些「坑」,不要踩
第二章 3~5個月,發現自己的手,有目的地和世界互動
  第一節 4個問題,解讀寶寶成長變化的關鍵期
  第二節 8個技巧,培養愉悅而主動的寶寶
  第三節 這些「坑」,不要踩
第三章 6~12個月,從自主探索中收穫自信心和掌控感
  第一節 破解寶寶的迷惑行為,這樣帶娃更輕鬆
  第二節 8個錦囊,有掌控感的寶寶更自信
  第三節 這些「坑」,不要踩
第四章 1~1.5歲,自我意識初萌芽
  第一節 解讀孩子自我意識萌芽期時,父母的5個疑問
  第二節 5個錦囊,提升孩子的專注力、自制力和表達力
  第三節 這些「坑」,不要踩
第五章 1.5~2歲,培養會思考、會社交的聰慧頭腦
  第一節 讀懂孩子,化解社交和如廁的5個棘手問題
  第二節 6個原則,保護想像力和創造力,開發孩子智力的泉源
  第三節 這些「坑」,不要踩
第六章 2~3歲,細養出來好性格和好習慣
  第一節 解開父母眼裡孩子的6個成長難題
  第二節 4個錦囊,幫助孩子培養積極解決問題的好習慣
  第三節 這些「坑」,不要踩

試閱

寶寶先學坐還是先學爬?——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發展進度表

小觀察

  很多父母都有讓幾個月的孩子學著坐的經驗。在我的孩子大概5個月的時候,我試過將一個U形的哺乳靠墊墊在孩子的背後,讓孩子學著坐。孩子剛坐起來的時候很高興,可能是因為坐著視野比較寬廣吧,她很興奮,發出咿咿啞啞的聲音,感覺十分有趣。

  但是沒過十幾秒,孩子的表情逐漸開始變得焦躁起來,嘴裡發出哭鬧的聲音,雙手還快速、用力地向下拍,似乎在說:「我坐不住了,腰堅持不了!趕緊把我放下來吧!」

1.先學坐還是先學爬?傳統的認知可能都錯了

  長輩有句老話叫做「七坐八爬」,但是其實這是因為我們人為地在孩子還不會坐的時候就將孩子立著坐起來。當我們特意去使用肌肉力量的時候,這項能力就會被鍛鍊出來。學坐也是一樣,孩子的背部肌肉會提前髓鞘化,發展出「坐」的能力。

  兒童行為研究人員觀察了上千個孩子,提出經歷自由活動發展而來的孩子,應該是先學會爬,再學會坐。一個沒有成人干預,在自由運動下發展的孩子,他們的大動作發展會非常自然、和諧。

  在大動作自由發展的過程中,孩子依次學會的是「仰臥-側臥-俯臥」。他會使用不同的方式「捲動」自己的身體,實現從「仰臥」到「俯臥」的自由切換。然後,孩子開始向前挪動和爬,接著是「坐-拉起站起-扶站-獨自站-行走」。

  當嬰兒能運用膝蓋的時候,就意味著他很快就能自己坐起來了。

  剛開始的時候,他們一般採取「半坐」的姿勢,經常會用一隻手撐著地,來保持身體的平衡。慢慢發展到完全不需要用手支撐,就可以坐起來。在這之後,他們的身體不會因為支撐不起來而突然摔倒,也不會輕易磕碰到頭。因為他們可以自如地在「坐」和「跪」之間轉換動作。

  寶寶爬和坐通常相隔的時間非常接近,有時這兩個動作甚至是同時進行的。可能當我們觀察到孩子學爬的時候,寶寶屁股往後一坐,就自己學會了坐。

2.寶寶過早學坐的三大危害

(1)過早學坐,會增加寶寶受傷的機率

  控制自己爬行的方向。在爬行一段時間,自己覺得累了之後,屁股自然向後坐,轉換成休息狀態,且動作非常自然。

  就像我們做運動一樣,一個我們身體力所能及的動作,我們能控制得很好,那麼我們做這個動作就很安全。相反,如果一個動作超過了我們本身力量所能承受的,我們很可能會受傷。

  當孩子還不能控制和平衡好腰背部的力量時,我們需要扶著他,或者拿靠墊支撐他,才能避免孩子坐著不受到傷害。人為地立起來坐的孩子,他的身體沒有太多練習的經驗,沒有辦法跟隨自己內在的感覺去摸索和發展,缺乏運用自己的力量找到姿勢轉換的要領。

(2)過早學「坐」,可能會讓孩子跳過「爬」直接「站」

  提前且經常處於人為學坐的孩子,他們的背部神經會提前髓鞘化,進而發展背部的肌肉。因此他們可能會在呈現坐姿的時候,直接拉起物品站立起來。

  當他們站著開闊了視野,會刺激他們不斷重複練習站這個動作,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孩子無論碰到什麼(沙發扶手、櫃子、牆等)都想扶著站起來。然後他們就開始扶著東西站,向左右兩邊水平移動,直接跳過爬學著走路了。

  我觀察過很多不爬的孩子,這種情況有很大可能是父母以前提前讓孩子靠著學坐導致的。

  當然這並不是絕對的,你可能會說,許多孩子以前也學過靠著坐,但後來爬行也挺好。確實,每個孩子的動作發展都是獨特的,動作的獲取是他自己內在的祕密,我們也無從知道。環境對動作的獲取會有一些影響,但是事實上孩子動作的獲取全憑他自己的感覺和經驗,就算我們不教孩子坐,他最終也能習得這個動作。

格塞爾「雙生子實驗」

  1929年,美國心理學家格塞爾對一對雙生子(雙胞胎,基因各方面趨於一致)進行實驗研究。他首先對雙生子1和雙生子2進行行為基線的觀察,認為他們發展水準相當。在雙生子出生第48週時,對雙生子1進行爬樓梯訓練,而對雙生子2則不予相應訓練。訓練持續了6週,期間雙生子1比雙生子2更早地顯示出某些技能。到了第53週,當雙生子2達到能夠學習爬樓梯的水準時,開始對他們進行集中訓練,研究發現只要少量訓練,雙生子2就達到了和雙生子1一樣的水週。進一步的觀察發現,在第55周時,雙生子1和雙生子2的能力沒有明顯差距。

  雙生子實驗告訴我們:孩子的學習和發展取決於生理的成熟。在生理成熟之前的早期訓練,對最終結果並不會有什麼顯著作用。而我們給孩子充足的時間去自由探索,他們最終也會達到發展的里程碑,同時在探索的過程中會顯示出更大的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孩子最後都能學會坐。與其讓成人架著坐,不如孩子自己學會坐,讓他坐得更自信、更安全,這樣不是更好嗎?

(3)過早學坐,影響孩子自主性和自信心的建立

  當我們強行把不會自己坐,的孩子立起來,教他學坐,那麼孩子呈現出來的動作,只是成人想要的動作,並不是孩子自己想要做成那個動作。這個動作並不是孩子獨立完成的,這在無形中奪走了孩子獨立完成「坐」這個動作的機會,忽視了孩子體驗能夠做到一件事情的感受。

  孩子不需要為這個動作付出努力,他喪失了努力的機會,喪失了為完成這個動作而需要做的肌肉練習而帶來的內心的滿足和喜悅。這無形中影響了孩子的自主性和內在自信心的建立。如果我們總是讓孩子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獲得更開闊的視野(幫孩子靠著坐、扶著走等),那麼孩子可能就會對重複的動作失去興趣,也不想去努力。

3.關注這兩點,比學坐更重要

  不建議提前教孩子學坐,那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我認為注意以下兩點就可以了:

(1)多趴,感受身體的邊界線

  一個趴著的孩子,可以覺察到自己的位置,以及意識到自己與所在空間的關係。孩子只有了解了自己的身體和空間的關係之後,才知道如何在環境中安全地移動自己的身體。

  在那之後,他才能做到更安全地翻身、爬走、站立、行走。孩子會透過在環境中慢慢挪動自己的身體,了解自己「身體的邊界線」,從而做出更加正確的身體動作。

(2)提供孩子自由活動的空間,感受「我能做得到」

  給孩子提供一個軟硬適中的墊子和不遮擋視野的空間,讓孩子可以在上面自由活動。

  當孩子還仰躺著的時候,他看到的通常是無聊的天花板和他眼前的事物;當孩子能翻身了,他視野的橫向面積加寬,能看到更多的人、事、物;當他能夠坐起來的時候,他視線的縱向面積加寬,範圍更廣了,他能看到更遠處的事物;當他會走路的時候,所及之處都是他能探索的事物。

  對於孩子來說,每做出一個新的動作,就可以讓他看得到更寬廣的世界。這會刺激他練習翻身、坐、爬行和行走。正是這樣一種與生俱來地想要探索世界的欲望,讓他自發地練習動作,發展更多的平衡能力。

2024年11月中文新書 同類商品


2025-26升中選校天書

擺脫低分人生:從零開始到世界名校的東大生神奇筆記法

準公務員必讀系列 英文運用2024版

童話裡的心理學

迥別晨曦

天亮前往海邊走

黑潮親子舟

腳踝貼紮可以改善坐骨神經痛?專科醫師的最新理論!

身體歪斜是「疼痛」和「萬病」的根源!

咖啡豆行銷經營學

英雄解剖圖鑑

幻想世界的建構元素們

伊莫的心靈感冒——101個療鬱處方

把日子慢慢變好

數學學習心理學研究與應用

學數學,從「笨問題」開始:為什麼1+1=2?「1」為何不是質數?理解數學的邏輯思維,重拾探索數學的樂趣

帥貍的冒險旅行:加法與減法的挑戰(附注音)【彩色四格漫畫.數學這麼好玩】

麻糬太郎變形記:長度、容量與倍數(附注音)【彩色四格漫畫.數學這麼好玩】

職場又不是沙發,追求舒適要幹嘛?「葳老闆」周品均的35堂犀利職場課(暢銷慶功版)

剛剛好,就是最好:每天改變一點點,禪定養心的98個日常練習

還有... [顯示所有書籍]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