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趟科學、藝術並存的奇幻旅程★
☆讓我們跟著發光生物的腳步,來場神祕大冒險☆
請跟我們一起進入這本充滿奇幻與知識的圖畫書中,
探索神祕的「生物光」世界。
每個跨頁都會讓你感受到這些奇妙生物的光芒和智慧,
本書不僅提供豐富的科學知識,
還以夢幻般的插圖和詩意的文字,
讓你在閱讀中沉浸於自然界的奇蹟,
重新喚醒對世界的好奇與熱愛。
●書籍特色
★視覺藝術的欣賞★
本書插圖使用深色背景,搭配各種發光生物所發出的明亮光芒,創造了強烈的對比效果。全書主要使用藍色、橙色、棕色和白色等色,進一步強化了光與暗的對比,使讀者能集中注意力於這些奇妙的發光生物。
☆探索神祕的生物光世界☆
本書帶領讀者進入一個充滿神秘的「生物光」世界,從螢火蟲到發光真菌,再到深海中的吸血烏賊,這些生物各自擁有不同的發光機制,並用這些光來捕獵、迷惑敵人或偽裝自己。這樣的自然現象不僅奇特,也讓讀者驚嘆於大自然的創造力與智慧。讀者可以跟隨書中的生物,進行一場跨越森林、洞穴和海洋的探索之旅,了解這些神祕的生物如何在黑暗中生存。
★激發想像力的讀物★
本書為讀者打開了一扇想像的大門。書中不僅介紹了自然界中真實存在的生物光現象,也鼓勵孩子們思考自己如果擁有這樣的能力會如何利用。這不僅僅是科學啟蒙,更是一種創造力的激發,讓孩子們在學習知識的同時,發揮自己的想像力,讓孩子們不僅僅停留在書中的現實世界,還能引導他們進一步思考,從而激發出更多的想法和創意。
☆環保意識的傳遞☆
這不僅是一本介紹「生物光」的科學圖畫書,它還融入了當今重要的環保議題——光汙染。書中也提醒讀者,人類製造的過度光源正在威脅這些自然奇觀的存在,呼籲人們反思日常生活中對光的過度使用。這可以引導孩子們思考人類行為對環境的影響,喚醒人們對自然世界的敬畏,還能從小培養環保意識,了解保護大自然的重要性。
★符合STEAM教育理念★
這本書完美結合了科學、技術、工程、藝術和數學(STEAM)的核心要素。書中對「生物光」的科學解釋符合科學和技術教育的要求,而精美的插圖和故事情節則體現了藝術的價值,可以說是一本整合STEAM教育理念的學習資源,適合用來啟發孩子們對科學與藝術的共同興趣。對於家長和教師來說,這本書可以作為一個綜合性教具,幫助孩子從多方面了解世界,並將學習和創意融入日常生活中。 名人推薦
●推薦資訊
★國外推薦資訊★
「一位小孩與大人一同探索黑暗中發現的發光生物,這本繪本可以只讀詩意般的主要簡短文字,讓讀者發揮想像力,思考如果自己能發光會是什麼樣子。對更好奇的讀者來說,可以閱讀簡短的註解,了解插圖中描述的生物光種類。郭香宜(Julia Kuo)的書讓孩子們感到新奇並且能學到新知識,但不會感覺自己是在被教育。書中簡要提到了光汙染和人造光。插圖營造出夢幻般的感覺,或如同置身於太空。藍、白、黃、橙色的各種色調對比黑色背景,立刻引發出生物光的光芒。結論:這本書在語調和呈現上都很優美,雖然缺少更深的補充資料,但仍能激發讀者進行進一步的研究。」——學校圖書館學報
「黑色頁面上的生動發光插圖描繪了驚訝的母子共同發現大自然的光影藝術……這是一本迷人的讀物,展現令人著迷的自然現象,必定會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並鼓勵他們擁抱黑暗,而不是害怕它。」——《Hakai Magazine》
「水母、螢火蟲、森林蘑菇等從這本視覺效果震撼的書的黑暗頁面中躍然而出,展現出常常因我們的光汙染而隱藏的世界。作者兼插畫郭香宜(Julia Kuo)的寫作具有抒情的品質,她也提供了相關的生物學細節,無論是解釋奇棘魚如何發出紅光以在黑暗的海洋中找到獵物,還是鷗蛤如何照亮食用者的手和嘴。這本迷人的書讓我們周圍動物非凡能力的驚嘆,但它並沒有迴避人類如何對環境產生負面影響這個困難的話題。正如郭香宜(Julia Kuo)所說:『如果我們使用更少的光,我們能看到什麼?』」——《BBC野生動物》雜誌,兒童圖書月刊
「華麗……有效的捕捉了生物發光生命的柔和光芒……詩意的文字……鼓勵觀察和驚嘆……溫和的警告人為造成的光汙染正使這種令人驚嘆的現象越來越難以看到。」
——《號角圖書雜誌》星級評論
「通過雙重層次的文字介紹和似乎總在發光的插圖,郭香宜(Julia Kuo)呈現了生物發光的現象……簡單、詩意的文字和引人注目的圖像使其成為很棒的團體朗讀素材。這是對自然界奇蹟的一個驚人的、簡單卻令人著迷的介紹。」
——《柯克斯評論》星級評論
「插圖精美……引人注目的插圖搶盡風頭……這是對生物發光的一個有趣介紹,無論作為床邊故事還是與群體分享,這本書都是介紹生物光的絕佳方式,激發人們對自然之美的欣賞。」
——《書單》星級評論
作者
郭香宜(Julia Kuo)
郭香宜(Julia Kuo)是繪本作者兼插畫家。她還為許多繪本和特殊書籍繪製插圖,包括暢銷書《崛起》,她也為《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和《經濟學人》等出版物創作過編輯插圖,曾在芝加哥哥倫比亞學院和她的母校聖路易斯華盛頓大學任教。
譯者
林大利
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澳洲昆士蘭大學生物科學系博士,主要研究小鳥、森林和野生動物的棲地。出門一定要帶書、對著地圖發呆很久、算清楚自己看過幾種鳥;同時也是個龜毛的讀者,認為龜毛是一種科學寫作的美德。農業部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副研究員、也是兩個男孩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