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熊在陷阱悲鳴,獼猴回不了山林,
大冠鷲飛不上天,穿山甲奄奄一息……
──────「我們的島,受傷了。」──────
臺灣首位【野生動物獸醫師】出書分享救援現場。
(全臺灣5千多名獸醫師,從事野生動物救傷者不到25人。)
//
一名野生動物獸醫師為動物請命、向人類爭命,
深耕保育的熱愛與省思:
每隻動物不僅是存活,更要活成牠們該有的樣子。
每個生命不只活著時受尊重,也應該死得有尊嚴。
//
獅子、猩猩等猛獸,她搏命照顧;為拇指大的蝙蝠「接骨」,細膩溫柔;嗷嗷待哺的小犀牛、受困陷阱的小黑熊,堅定守護……綦孟柔寫道:「身為野生動物獸醫師,要說是我拯救動物,更正確的是,動物拯救了我。」
● 第一份工作在私人動物園,綦孟柔主動請纓擔任「獅子王」的御用獸醫師,狂吸大貓,如母親般帶大二十幾頭獅寶寶,卻也悲傷地送走心頭肉……【面對死亡的無力回天,她學會敬畏生命。】
● 馬來熊被私養在狹小獸籠三十年,也吃了人類的便當三十年。當牠終於被救出,戰戰兢兢地第一步踏上土地、第一次跳進水池,竟像個孩子似的驚喜……【人類憑什麼以一己之私,剝奪其他生命的自由權利?】
● 費盡心力救回瀕死的穿山甲,失了一隻前肢的牠卻也喪失生存的平衡,從高處重重摔落,再度躺上手術檯。而身為獸醫師,只有三秒鐘決定要不要讓牠安樂死……【野生動物救傷和保育,不能光憑滿腔熱血,更需要全盤的策略考量、完整的配套規劃。】
//
野放獼猴自在奔向家園的背影,觸動綦孟柔投身救傷;重傷的山羌路倒十二小時、無人援救的心痛,促使她更奮力為野生動物發聲。
笑中帶淚、臨場感十足的描述,有最可愛的「神獸」寶寶、最驚險的生死瞬間,也有最矛盾的保育難題、最令獸醫師揪心的天人交戰……透過救傷及保育第一線的視角,綦孟柔獸醫師帶我們看到:
「生命沒有不同,生命也沒有辦法用價值來定論。對於野生動物,不打擾,就是人類最好的溫柔。」
本書特色:
● 全台灣5千多名獸醫師,從事野生動物救傷的獸醫師不到25人。
●「每一趟與動物的生命旅程,都造就我今天對於人生的許多觀念,要說是我拯救動物,更正確的是,動物拯救了我。期待有一天,所有的臺灣人面對野生動物保育,都像每天要吃飯一樣的理所當然。」(綦孟柔,摘自作者自序)
●「這本書是一種撞擊,為讀者撞開正確的動物知識大門。保育,從認識、從理解開始。」(白心儀/生態節目製作人&主持人,摘自推薦序)
●「臺灣第一次有像綦醫師這樣背景及經歷的野生動物獸醫師,以專書分享她的實務經驗與保育理念。在山野間為臺灣野生動物救傷而奔走的獸醫師們,是野生動物保育的前鋒,是守護傷獸的天使。」(林華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摘自推薦序)
●【請問野生動物獸醫師~綦孟柔快問快答】
Q1:「什麼動物最難醫?」
A:任何動物都很難醫,因為牠們不會講話!野外的野生動物就醫,總是像醉漢般一臉茫然,甚至想要逃走或衝撞。其中,「最輕」與「最重」的物種最考驗人體極限,比如六克的東亞家蝠和八十公斤的紅毛猩猩!
Q2:「做救傷最感動的時刻?」
A:每回進行野放時,望著動物急忙衝出去的那一刻,最令人百感交集。回想起眼前的動物從原本連吸一口氣都有困難,慢慢地可以自己進食、傷口逐漸癒合、開始會攻擊人,到站得穩、飛得高、跑得快……動物的野放,是我執著的初衷。
Q3:「野生動物最難處理的傷勢?」
A:我認為最難處理的就是遭到其他動物的撕咬攻擊,因為那會讓身體支離破碎,我們連要從何開始修復都無處著手,而且體型越小的動物,被救回的機率越小。例如臺灣獼猴、山羌……
Q4:「獸醫師不喜歡跟人打交道嗎?」
A:獸醫師多半比較不擅長與人相處,還以為醫治動物最簡單,然而最後處理的往往還是人的事情。站在野生動物和人類之間,我看到好多只單純地面對動物時,看不到的問題:私養、餵養、遊蕩犬及貓、陷阱、中毒、棲地破碎、傳染病、政策、政治等。身為野生動物獸醫師,我努力地在這些問題之中,撞擊出一條活路,並期待能帶來一點點改變,幫助野生動物的生活過得更好一些。
Q5:「你們怎麼有辦法面對動物的慘狀?承受這些生命的殞落?」
A:我想,我們只是不想把珍貴的時間拿去抒發情緒。因為就算死亡,也還有好多細節等著我們去發現;因為野生動物的資訊太少,而我們想知道的太多……因為下一隻動物不會等你。
各界人士齊心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專文推薦】
.白心儀(生態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林華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同心推薦】
.古碧玲(《上下游副刊》總編輯)
.吳昌祐(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分署長)
.李偉文(荒野保護協會榮譽理事長/作家)
.祁偉廉(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亞洲大學附屬獸醫教學醫院院長)
.張東君(科普作家)
.連一洋(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院院長)
.孫敬閔(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助理教授)
.陳巧薇(紀錄片導演)
.麥覺明(人文山岳導演)
.黃美秀(台灣黑熊保育協會理事長)
.裴家騏(台灣野生動物學會理事長)
.劉偉蘋(「挺挺動物應援團」創辦人)
作者
綦孟柔
● 資深野生動物獸醫師
●「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共同創辦人
● 2024年獲林業及自然保育署「林業及自然保育有功人士」表揚
● 越南「瀕臨絕種靈長類收容中心」合作獸醫師
●《聯合報》「野生動物救援筆記」專欄作家
● 兩度擔任「TEDx Talks」講者
國立屏東科技大學獸醫學系畢業後,第一份工作在六福村野生動物園,擔任非洲獅、老虎和黑熊等大型肉食獸的醫療照護。
全臺灣有5千多名獸醫師,其中從事野生動物救傷者不到25人。而她投身野生動物救傷保育領域,至美國明尼蘇達州「野生動物復健中心」進修、尼泊爾的動物救援協會擔任志工獸醫。曾服務於國立屏東科技大學「保育類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並固定在每年的每一季赴越南的「瀕臨絕種靈長類收容中心」,協助懶猴與金頰長臂猿(兩者皆為瀕危物種)的保育救援工作。
由於深感長期以來,臺灣的相關救傷資源集中於西部,物種豐富的東部極為匱乏,2016年於臺東池上與夥伴創立「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並陸續獲獎:2018年獲第十四屆「KEEP WALKING夢想資助計畫」,2021年獲「推動野生動物生命教育楷模獎」,2024年獲第九屆「國家環境教育獎」優等。
2020年,「野灣非營利野生動物醫院」啟用,是臺灣東部第一間野生動物醫院,實際投入花東地區野生動物救援及環境教育(陳巧薇導演以此攝製紀錄片《野生之路》,獲2023年新北市紀錄片獎優選、入圍第61屆金馬獎最佳紀錄短片)。
鑒於臺東縱谷沒有任何動物醫院,與夥伴在臺東關山設立谷米動物醫院,其中由她專看特殊寵物門診。
●【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https://www.wildonetaiwan.org/
● 內頁照片提供:綦孟柔、WildOne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臺東分署(臺灣黑熊)。
目錄
【各界人士齊心推薦】 009
【推薦序】不是白雪公主,是母獸 文◎白心儀(生態節目製作人&主持人) 011
【推薦序】守護傷獸的天使 文◎林華慶(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署長) 018
【自序】讓保育變成一項全民運動 021
【野生動物獸醫師的救傷保育事件簿】(彩色頁) 033
.【序幕】手術檯上的小黑熊──野生動物的日常是無常 049
〈PART 1.跟動物搏命〉
.我為什麼當野生動物獸醫師──最初的保育啟蒙 060
.神獸寶寶(一)那年夏天,我照顧了二十幾頭小獅子──我最喜愛的物種 068
.神獸寶寶(二)第一次當犀牛保母就上手──最菜、卻也最溫馨的片刻 078
.神獸寶寶(三)親愛的紅毛猩猩寶寶──「紅毛味」是最香的氣味 087
.世上最難醫治的動物──「最輕」與「最重」的病患 095
.靈長類神獸(一) 我沒見過那麼憂鬱的長臂猿──最有個性的野生動物 105
.靈長類神獸(二) 精靈般的金頰長臂猿──不打擾,就是人類最好的溫柔 114
.靈長類神獸(三) 懶猴,一點也不懶──最挫敗的一次抽血經驗 120
.飛吧!大冠鷲太太──野生動物救傷中,最感動的時刻 128
.如何麻醉一頭獅子?──最瘋狂的麻醉計畫 134
.與動物鬥智──最吸引我的一項挑戰 139
.白犀牛睡著了──最矛盾的保育難題 146
.麻醉藥不是毒藥──獸醫師最有理說不清的事 154
.【中場】了解死亡,才能救助生命──獸醫師是如何養成的? 159
〈PART 2.與人類爭命〉
.傷痕會說話──最難處理的野生動物傷勢 172
.營養失衡的受害者──一場最令人不捨的悲劇 181
.營養小失誤,影響動物一輩子──最好的飼養方式,就是「不飼養」 190
.讓臺灣黑熊重返山林──野生動物最嚮往的自由 199
.全面禁用陷阱,是對的嗎?──野生動物救傷中,最令人感到掙扎的傷 211
.死了一隻穿山甲之後──安樂死,最天人交戰的三秒鐘 219
.保育的衝突與矛盾──最應正視的「遊蕩犬」議題 230
.餵養的迷思──最好的關懷是不餵養、不放養 245
.人類自以為是的「私養」──最終受苦的是動物 253
.生命令人著迷,也令人畏懼──壓倒獸醫師的最後一根稻草 259
【定期定額捐款,幫助野生動物】 268
序/導讀
【自序】
讓保育變成一項全民運動
寫《傷獸之島──我當野生動物獸醫師的日子》這本書的過程中,每個故事,都讓我很用力地去回想當時發生的所有情境與心境。
畢業於屏東科技大學獸醫系的我,除了要當獸醫這個志願之外,算是誤打誤撞地走上了野生動物救傷之路,大到獅子、黑熊,小到蝙蝠、老鼠,都是我的病患。在這條路上,沒有潔白的醫師袍,只有流血揮汗地跟動物鬥智、與人類抗衡的人生。
除了認真工作之外,野生動物獸醫師的看診人生也很精采又有趣。無論是被小獅子用「愛」咬出的無數個瘀青,還是夜間出動拯救臺灣黑熊,又或是奶大無數隻白鼻心、領角鴞寶寶……每一趟與動物的生命旅程,都造就我今天對於人生的許多觀念。要說是我拯救動物,更正確的是,動物拯救了我。
【為什麼要幫助野生動物?】
從一個小時候只知道要當獸醫的小孩,到有能力去幫助野生動物,很多人都問我:「這是你小時候的夢想嗎?」或是:「為什麼選擇當野生動物獸醫師?」
為什麼要幫助牠們?我認為沒有什麼冠冕堂皇的理由,純粹是我覺得這份工作養得起自己、很有挑戰性,還可以幫助動物,僅此而已。
人類的寵物,大部分都有很照顧牠們的飼主。動物園裡面的動物,也有很專業的保育員在打理牠們的生活。野外的野生動物呢?只要不去打擾牠們,牠們就可以過得很好。偏偏人類的存在遍及地球上每個角落,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破壞;但與此同時,也是有人的地方,才有救援。
就像警察抓小偷一樣,有人選擇做負面的事,有人選擇做正面的事。我呢?我在還沒確定自己的命定動物之前,選擇多看多走,最後選擇了野生動物獸醫師這條路。
【許多的果,都是千百種因所造成】
也正因為接觸了野生動物,讓我對於人生有了更加開闊的看法,野生動物都活得那麼慘了,我們還要抱怨什麼呢?
當我認為主管很機車、想法常常變來變去的時候,看到眼前這隻因為套索陷阱要面臨截肢的臺灣黑熊;再想想農民因為自己的生計而不得不放下套索,另外一頭又有一派聲浪喊著「禁套索」的倡議,為的是不要讓在外遊蕩的犬、貓被套索陷阱傷害……
靜下心仔細想想:套索的存在,是否就是因為有客群的需求?例如像是狩獵,又或是因應農損發生時,農民為了生計而選擇快速、方便的套索陷阱,短暫地阻止野生動物滋擾。
傳統套索非商品化物件,單靠幾個五金零件就可以組成,一旦全面禁止,是否會發生捕獵到保育類動物而不敢通報的狀況?屆時,檯面上看似保育有成,都沒有陷阱的案例出現,但山林裡發生的事情,我們或許再也不會知道,也就失去了改變的機會。
許許多多的果,都是千百種因所造成的。野生動物保育牽扯的層面之廣,也是這份工作困難又有趣的地方。慶幸這份職業訓練了我,面對問題要換位思考,通盤地解決問題。與其說是我救了野生動物,牠們教給我的反而更多。
【國外如何進行野生動物救傷?】
抱持著開放的態度,也讓我有機會從不同的面向,看見「動物與人」的關係。
像是到尼泊爾的動物救援協會,協助遊蕩犬、貓的狂犬病注射及結紮時,在尼泊爾的首都加德滿都,滿街都可以看到遊蕩狗、遊蕩貓、遊蕩牛、野生獼猴在撿拾垃圾、偷取食物,又或者被遊客餵食。每一隻動物都骨瘦如柴,就連人都逗留在路邊。
在經濟條件不佳的環境下,人和動物為了飽餐一頓,保育觀念在這裡可說是蕩然無存。但卻有民間團體願意為了這些動物,跨國來到尼泊爾進行絕育和疫苗施打。
在物資匱乏的環境下,獸醫師用高超的基礎技術取代昂貴的儀器,快速地進行絕育手術,滅少麻醉的成本。固定的手術流程和分工,讓獸醫師可以在短短的一小時內,進行三隻母犬的絕育。手術的前置作業和麻醉甦醒的過程,都由志工按照SOP進行。
就在我預設立場地認為這個連人都吃不飽的社會,誰還有空管狗的時候,看到志工透過有趣的文案和行動,來傳達遊蕩犬及狂犬病的問題,不僅為遊蕩犬請命,也是疾病傳播的控制。
再跳到美國明尼蘇達州,看到有規模的單位透過專業分工和角色分工,在有限的資源下,每年受理超過一萬隻的野生動物救傷。
如何讓民眾都負有一份「環境與我相關」的使命?志工跟我說,每當有民眾送野生動物來的時候,他都會詢問民眾:「你願意為你今天救援的這隻動物提供一點醫療費嗎?」這句話不僅為組織謀取經費,也點醒民眾「因為你,這隻動物才有救援的機會」。大部分民眾都會捐贈小筆經費,為了自己救起的這隻小動物,落實全民參與保育的理想。
【成立「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的初衷】
出國鑽研野生動物的救傷及保育是我一開始的想法,認為到國外學習才是王道。但在職場上接觸了許多案例之後,我發現要有一些改變,臺灣的野生動物環境才會被人重視,而這樣的改變,是此時此刻的我就可以做到的。
如果公部門的經費不足,那我們就發起號召,讓更多與我們有同樣想法的人一起站出來,運用民眾的力量來獲取資源。
如果全臺野生動物獸醫師不到二十五人,那我們就提供野生動物救傷的場域,讓獸醫系學生們可以在畢業前就實地實習,除了培養人才之外,也提早讓學生們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擴大臺灣野生動物獸醫師的專業人力。
如果每一所學校都納入野生動物的教材,未來就不會再出現「原來臺灣也有穿山甲?!」的聲音,取而代之的是認識與我們共住的這些住民,一起在環境上達到平衡。
也正因為如此,「野灣」這個概念被我與其他創辦人一同實現出來,抱著「沒成功,大不了收掉」的心情。不過,卻證實了有許多人與我們有相同的想法,給了我們更多的勇氣,逐步地將野生動物救傷、環境教育和研究調查三大面向做得完善。
這個社會上沒有所謂哪個組織比較好,身為公與私之外的第三方組織,野灣希望補足公、私部門在環境生態上的不足,開放民眾的參與,讓保育變成一項全民運動。
【野生動物的事,是與人息息相關的事】
這本書集結了我在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