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命的倫理
 
作者: 陳健民博士 
書城編號: 967946

原價: HK$88.00
現售: HK$83.6 節省: HK$4.4

購買此書 10本或以上 9折, 60本或以上 8折

抱歉! 此商品已售罄, 不能訂購

如此商品日後有貨, 請通知我, 我的電郵/用戶名稱是:
 
 
出版社: 花千樹
出版日期: 2015/06
頁數: 232
ISBN: 9789888265367

商品簡介


雨傘運動呈現出不同的抗爭模式,哪一種值得支持?

 

佔中三子倡議的是傳統的公民抗命:為了公義而作有限度違法、非暴力的行動和語言、被捕不反抗、甚至以自首來表達對法治的尊重。

學生領袖推動的是一種進取型的公民抗命:以高舉雙手表達非暴力原則、主動搭建路障和以身軀圍堵警察、包圍政府設施以癱瘓其運作。

另一批青年則鼓吹武勇抗爭:不惜打破立法會玻璃、與警察發生語言和肢體衝突、以口罩或面具幪面,抗拒法律責任。

 

不同的抗爭方式背後的理念是什麼?在不同社會脈絡下,哪種抗爭方式會更有效爭取民主?

 

這本書收集了和平佔中發起人之一,陳健民教授一系列討論公民抗命和真普選的文章。讀者可藉此了解公民抗命的倫理和在香港爭取民主的策略考慮,也能從中讀到一個知識分子如何搜索爰z為這城尋出路。

自序 抗命的倫理

 

 

雨傘運動所以波瀾壯闊,因為它是由多種力量激盪而成。和平佔中用了一年多的時間,向市民解釋普選的國際標準和非暴力的公民抗命;學生在二○一四年七一遊行後「預演佔中」,在九月底全面罷課,最後並衝入公民廣場;市民在九月二十八日趕往政總支援受阻,自發衝出馬路,警方發射催票u驅散人群失敗,佔領正式開始。

 

雨傘運動反映的衝突,不單是雨傘抵擋胡椒噴霧、血肉之軀對抗警犬警棍,我們還見到一國與兩制、封建與民主、不同世代的經驗和世界觀的嚴重分歧。當夏愨道變成雨傘廣場的翌日,我看見人們在海富天橋垂下直幡,寫著「我要真普選」、「莫忘初衷」等字句,深感一場運動最核心的地方是理念的傳播。

 

這本書收錄我過去幾年一些文章,就普選與抗爭等問題提出一些觀點,希望透過理念的傳播而推動變革。第一章是「佔領與公民抗命」,談的是抗命的倫理和果效。公民抗命是為了公義而有限度地觸犯法律,為的是要引發社會的關注和改革。這種抗命可能對社會秩序帶來干擾,但行動必須是非暴力,而抗命者更要承受法律後果和其他形式的打壓,以自我犧牲的精神來喚醒統治者的良知和旁觀者的同情。這種非暴力的抗爭方式,在過去四十年的第三波民主浪潮中特別有效。即使是以革命作為民主化的國家,釵h都是以和平抗爭的方式引發政府或軍方的分裂,而非以大規模武裝衝突來推翻政府。雨傘運動是否秉持公民抗命的倫理?公民抗命在香港的處境下應作怎樣的調整?民主運動走向勇武是出路或是死胡同?讀者看完這章應仔細思量}sp;

第二章是「真普選與民主理論」,要說明民主選舉在一人一票以外,還要有開放的參選權,讓不同黨派可自由競爭。此章亦收錄了幾篇與中央政策組顧問王卓祺辯論的文章,主要討論民主對於提高政府的認受性有重要作用,特別是要達到善治(goodgovernance)境界,必須關注政府的透明度、公眾參與、可持續發展等,民主國家仍然表現較佳。中國經濟雖然持續增長,但政治制度未具認受性,人心不穩,並非王教授想像般已成它b民主制度外另闢途徑。此章最後部分會討論到應否接納特區政府在「八•三一」決定下的政改方案。我認為市民應放棄「袋住先」的想法,因為政改通過意味著《基本法》規定「最終達至普選」的承諾已經落實,改革將會失去動力。一個假普選賦予特首「認受性」後,對公民社會的威脅可能比現時更大,特別在雨傘運動之後,不少建制派人士均鼓吹廿三條立法以杜絕佔領再次發生。要保護香港的核心價值,我們能依賴的只有一個強大的公民社會,通過假普選方案將挫折民氣,打擊雨傘新生代。

 

釵h人都好奇我何以從當年主張對話的「普選聯」核心成員,變成和平佔中發起人與中共對抗。第三章「抗命與對話的策略互補」將交代我對民主運動策略的看法,讀者會發現我並無否定談...

*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之用, 香港書城並不保證以上資料的準確性及完整性。
* 如送貨地址在香港以外, 當書籍/產品入口時, 顧客須自行繳付入口關稅和其他入口銷售稅項。

 

 

 

  我的賬戶 |  購物車 |  出版社 |  團購優惠
加入供應商 |  廣告刊登 |  公司簡介 |  條款及細則
 
  香港書城 版權所有 私隱政策聲明
 
  顯示模式: 電腦版 (改為: 手機版)